今年2月2日是第24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我省不断筑牢湿地生态安全屏障,全省湿地保护率由2018年的48.12%增至50.02%,湿地滋养着682种植物和594种脊椎动物。
保护湿地不仅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去年以来,我省取缔了大面积围网养殖,恢复湿地植被,减少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湿地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降低传播病原生物的风险。
当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我省各地湿地保护部门拉紧湿地野生动物监测防控责任链条,加大湿地巡查力度,加强湿地监测,按照省林业局统一部署,全省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实施全天候巡护监测。据初步统计,目前,蚌埠三汊河、淮南焦岗湖、利辛西淝河等全省54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约300名巡护人员守护湿地生态。同时加强湿地野生动物救护,密切关注候鸟迁徙,为候鸟迁徙护航,全力守护湿地生态安全。
为不断提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我省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压实各级林长湿地保护修复职责,强化湿地修复科技支撑,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探索在省级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健全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成效显著。至2019年底,全省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3处、湿地公园68处、湿地保护小区112处,湿地保护率为50.02%,提前实现《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预定湿地保护率目标任务。(记者 王恺)
推荐阅读: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