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牢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2020年08月19日 09:24贵州日报方春英

绿,是贵州大地最亮的底色。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贵州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自200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至2019年,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3408万亩,其中新一轮退耕地造林1395万亩,占全国总任务的20.87%,居第一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贵州增加森林覆盖率约10.7个百分点。
  依托退耕还林,贵州牢牢守住了生态底线。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花江镇白泥村,处于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长期以来季节性缺水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2016年,关岭以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为依托,在白泥村种植570亩五星枇杷。
  为保证造林质量,取得造林成效,关岭通过挖蓄水池、铺设管道、根部保水等措施突破常规的造林模式,在平均坡度40度以上的石漠化陡坡耕地上种出了一片绿色,2.6万株枇杷苗全部成活。
  今年6月,村民任德贵家的3亩五星枇杷喜获丰收,2000多斤枇杷收入近3万元,他欣喜地说:“山上有了绿色,我们也有了新生活。”
  依托退耕还林,贵州山区农民享受到了绿色发展的红利
  “荒山秃岭不长草,人穷粮少吃不饱”,说的是退耕还林前毕节市大方县穿岩村。当时,穿岩村年人均粮食不到190公斤,当地有“有女不嫁穿岩村”的说法。
  如今走进穿岩村,昔日的荒山秃岭早已变成茫茫林海。村民陈明军,退耕还林后就外出打工,2015年,当他再回到穿岩村看到当年退耕下来的大片林子,感到十分惊喜,“这些林地,是冬荪、天麻最佳的生长地”。于是,陈明军便回乡发展林下经济,成立的大方县九里箐种植专业合作社共种植冬荪4万余平方米、天麻800亩、灵芝50亩,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带动当地70户农户增收。
  经济发展有赖于生态环境的提升,生态环境建设依托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上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贵州还有无数个“穿岩村”,依托生态建设成果,实现了发展和生态的双赢。而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贵州更加重视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的紧密结合,因地制宜选择一批优质、高效和市场前景好的经济树种,发展山地高效特色经济林。
  赤水市,实施退耕造竹工程,走竹业生态经济增长之路,探索出了以生态竹产业为支撑的旅游、加工、饮食等新型产业结构,带动全市约20万人从事竹产业。全市竹产业综合收入占GDP总量的50%左右,成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第一大产业。
  织金县马场镇在“百里乌江画廊”上游凹河大峡谷景区周边,依托退耕还林工程,种植了1.6万亩玛瑙红樱桃,覆盖贫困户596户2394人。目前,示范带面积5000亩已丰产,2019年樱桃产值达到4000万元,闯出了“生态+扶贫”新模式。
  水城县勺米镇坡脚村,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依托“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种植了3200亩茶叶。今年春季,坡脚村采收的60余吨茶叶全部卖出,农户可获利润分红、土地分红、茶园务工等收入,全村贫困户从2014年的151户521人,减少到了15户69人。
  省林科院退耕还林效益监测课题组自2001年以来,对贵州省17个县的62个乡镇的农户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监测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助推了贵州退耕农户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10861元,与2001年退耕前的1272元相比,增加9589元。
  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空气变财气、林地变宝地。20年来,贵州退耕还林工程,始终坚持打好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两场战役不松懈,在牢牢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同时,促进了特色林业、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生态产业蓬勃兴起。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为贵州不断擦亮绿色底色、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赋予了无限可能。(记者 方春英 吴采丽)

推荐阅读:

四川省成都市20年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

昆明院赴云南省文山州开展退耕还林国家级检查验收

退耕还林还草文化构建全面启动

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监测评估启动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