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打造森林防灭火“铁军”

2024年05月27日 10:35中国绿色时报郭苏民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新林林业局森林施业区面积大,林情、社情复杂,森林防灭火任务繁重。为全力实现森林草原防火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目标,新林林业局以科技化、实战化、标准化为核心,着力打造森林防灭火“铁军”。

  实训演练提升能力

  跃火墙、过火幕、穿火林……林业局森林扑火队员模拟火场心理行为开展训练。

  林业局集团重组后,新林林业局建成高山、草甸、火场心理行为、索滑降四大训练场野外实训基地,总面积6.71公顷。设立36项火场形态训练科目,全方位模拟实战场景,综合开展扑火技能战术演练。专业扑火队伍每周开展一次野外实战训练,综合演练各种林火的战术、战法。

  “2023年夏季,林海林场802高地发生雷击火,接到火情报告后,火场指挥员、扑火队伍按照高山训练灭火方案,灵活采取‘一点突破、两翼推进、分兵合围’战术战法实施扑救,仅40分钟就扑灭林火。”林业局防火办主任陈峰山说。

  科技赋能林火扑救

  将科技成果运用到森林防灭火中,大幅度提高防灭火指挥、扑救能力。

  新林林业局探索新建森林防火感知系统,建立起森林防火“一张图”智能辅助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了解火场情况,做到扁平化指挥、立体化监控。

  在火灾扑救中,森林防火感知系统使用最新林业基础数据、地形数据以及防火专题数据,通过视频前端提供火情初步分析、扑救路线导航规划等服务。林业局9个林场、2个直属扑火大队配置19架无人机,把感知系统覆盖不到的山岭、河流、火场定位、火场态势等数据,通过通信指挥车实时传回前端视频画面和位置信息,为科学指挥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8月6日,碧洲林场63瞭望塔报告发现烟点,经森林防火感知系统定位,起火地点为碧洲林场951高地。951高地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无路,通过无人机判定火场坐标,为4支扑火队伍共165人赶赴火场确定了直线行军路线,为及时灭火争取了时间。

  标准化建设提升森防等级

  林业局围绕“精兵、精装、精训”工作思路,全面加强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从队伍分类、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装备配备、训练演练等11个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

  选拔政治思想好、身体素质强、具有一定扑火经验的年轻扑火队员312人,实现新老扑火队员梯队建设,保证了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22个职位的岗位责任制,完善了16项规章制度。统一了扑火预案、组织机构表、装备统计表、责任区图、力量布防图、指挥图等“一案、二表、三图”。每年冬夏两季,聘请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集中对各类人员进行实地授课,确保每名队员对本岗位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

  林业局筹措资金配齐配全常规专业设备及数字通信设备,调整大型防灭火机械设备、运兵车。组建了快速扑火突击队、索滑降特勤分队、通信保障分队、机械化灭火中队、以水灭火中队5类特种扑火分队。建立了功能完备的指挥系统,为及时高效处置森林火灾提供坚实保障。

  “去年以来,新林林业局发生9起雷击森林火灾,在科技设施设备的支撑保障下,迅速出击、精准扑救,平均灭火时间为73分钟,真正做到了‘打早、打小、打了’。”林业局副局长、防火专职指挥袁德明介绍。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