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PP模式土壤修复有用吗?

2015年11月02日 13:59中国园林网整理

中国园林网11月2日消息:近年来,土壤污染的危害逐渐显性化,高层开始重视,相关立法、治理规划、试点项目陆续出台,土壤修复市场亦在启动中。在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

土壤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严峻境况,土壤修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当前,土壤修复项目的资金大多依赖政府财政,融资渠道单一,导致土壤修复产业的资金缺口非常大。与大气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修复起来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用PPP模式进行土壤修复,可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兴趣,解决了政府资金困难、自有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为解决土壤修复问题保驾护航。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且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使得社会资本投入信心不足。融资条件的限制,贷款门槛过高,也使得融资贷款存在较大困难。因此,需要一个持续有效的商业模式来降低投资、融资风险,确保资金来源,既能解决目前制约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又能解决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近两年,政府大力推行通过PPP模式解决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融资问题。这或将成为解决土壤修复问题的一种新方式。PPP模式对政府来讲,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资金负担,减缓融资压力,还能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到规划、监管和政策法规的完善上。对企业来讲,可以降低参与公共领域项目的门槛,降低企业风险,拓宽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的资金活力。

尽管PPP模式在土壤修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约因素,但是随着国家对于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政策的健全完善,市场对于这类项目运营模式的逐渐摸索、熟悉和掌握,会让大批社会资本融入这一有社会意义的事业,我国的土壤修复事业将迎来飞跃式发展。

推荐阅读:

采用PPP模式土壤修复有用吗?

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土壤修复

政府性土壤修复基金亟待建立

我国土壤污染严重 2015年土壤修复产值或达400亿元

(来源:中国园林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