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林业局公布,2023年全省繁育水松实生苗近4000株,在尤溪国有林场建成34亩水松基因保存基地,为全国首个活体水松基因保存库,已收集省内15个县(市、区)75株水松遗传资源
12月27日,江西省朱鹮种群重建启动仪式在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举行,现场将8只朱鹮放飞开展野化训练。江西省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和江西龙虎山朱鹮研究保护中心同日揭牌。
日前,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公布2023年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名录,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三北工程研究院)等53个单位入选。目前,全国共有绿色营地119个。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科学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全力建设三峡生态屏障,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生态基底。
“十年植树难成林,一朝山火前功弃;一时疏忽酿山火,终身遗憾责难逃……”近日,河南省淅川县金河镇护林队长石桂西在驻马山护林防火值班点,用自助小喇叭反复向游客播报。
2021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统筹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全市累计投入150亿元,实施49个片区746个重点项目,完成植树造林5.7万亩,修复湿地6200亩,治理河道68条(段)
河北省林草局与石家庄海关近日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共同防范林草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林草动植物疫病防控、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打击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8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近日,吉林省林草局与吉林省公安厅签订《林草资源保护“一体化”协作机制》。
浙江省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契机,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神经末梢作用,持续推进乡镇林长办实体化、林业站发展功能化、护林员管理规范化。截至2022年底,全省独立站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28.6%
国家林草局12月21日印发《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工作。
日前,江西出台《江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将补助范围拓展为长江经济带所在地区、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国家级禁止开发区域、省内其他功能重要地区
2023年,辽宁省财政厅会同省林草局等省直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林草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督促指导相关市新增拨付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资金3498.27万元
12月26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领导机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副局长李春良任会长。
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发挥绿水青山资源优势,借冰天雪地之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促进绿水青山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
设立首个林长制示范点以来,东城区林长制办公室通过健全工作体系,明确各级林长的职责和任务,增设公园林长,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涉绿重难点问题
近期,甘肃省肃南县召开全县林长制工作会议,提出林长制三大工作重点。
岁末盘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林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位于会稽山南麓、小舜江源头的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谷来镇青山葱翠、溪水潺潺。在谷来镇丰田岭村,药榧套种中药产业蓬勃发展。
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件优秀作品,全网总票数超过31万票。经过大众投票和专家评审,《杏韵》获一等奖,《香榧树结出共富果》《“森”临其境——松阳后畲村》获二等奖
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河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基本形成符合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