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链条推进森林食品产业建设,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互促之路。
南京林业大学熊燃华教授团队研发出生物基医用纳米材料,可使抗癌效率提高10倍以上。这项成果日前成功亮相2023年首届可再生材料国际会议。
以“新时代杉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杉木学术研讨会在福建顺昌召开。政府、科研、企业等多领域的专家代表围绕我国重大战略需求,交流学术,凝聚共识,进一步激发了杉木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观点
每当深秋,湖南平江色彩缤纷,彤红的油茶果、橘红的柿子、金黄的桂花,还有蓝天、白云……
为做好制度保障,越城区印发《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设立公园林长(警长)体系,并建立河湖长、田长联动机制
日前,天津市自然资源生态修复整治中心、滨海新区文保旅游服务中心两家单位联合启动共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森林草原火灾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范火灾,防重于灭。为了提高森林草原防火指挥调度能力和实战能力,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2023年广西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近日在南宁召开。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各个专项行动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情况并提出整改要求。
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我国发布了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保护了82.36%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类。
由广东省林业局举办的南方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实践研讨交流活动日前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发表题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实践》的主旨演讲。
河南省登封市徐庄镇充分发挥辖区绿色生态和红色文化两大资源优势,红绿融合推动生态旅游新发展,打造“秀美山乡·红色徐庄”。
浙江省花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温州瑞安市西部,是浙江温州首批重点林区“林警融驿站”。自2022年以来,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公安局建立“林长+警长”协作机制
在日前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科所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获悉,建所75年来,赤峰市林科所在林木育种、农田牧场防护林营造、荒漠化防治、森林经营与多功能利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科研成果195项
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日前在济南正式启用。项目依托单位是山东省林草种质资源中心,总投资6454万元,占地8702平方米,建筑面积4141平方米,可容纳林草种质资源70万份。
在重庆,湿地被赋予很多功能,承载了不同的使命。融入美丽重庆建设,湿地能够提亮城市颜值;探索湿地与生态融合
日前,河北省绿化委员会、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河北省省级森林乡村名单,2023年省级森林乡村新增173个。至此,全省省级森林乡村总数达1649个。
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全面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制度体系,试点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总结提炼出7种经营模式,为全区扩大经营试点、精准开展森林质量提升夯实了基础。
12月13日—15日,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标准助推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林草局、青海省林草局第一时间作出响应,有力有序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2023清风行动”期间,辽宁省对野生动植物非法猎捕、出售、运输等实施多环节全链条无死角监管,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9万余人次,监督检查各类场所2.7万余处,查办野生动物案件295起,打掉犯罪团伙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