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自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市委、市政府明确旅游产业定位,强化规划发展引领,注重顶层高端设计,为全域旅游创建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坚定的目标和更加科学的方向...
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2019年将从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强化污染源整治、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河之旁必有大城。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拥江发展拉开了大杭州全市域统筹发展的全新局面。2019年春节前夕,《杭州市拥江发展行动规划》(以下简称“拥江发展行动规划”)获批,为全市推进拥江发展拿出了行动路线图和任务书...
据悉,为促进滨江城市河道人水共融,滨江区按照“空间精细化,沿河景观化,慢行便捷化,管理智能化”设计理念,对11条河道的游步道进行综合整治。其中,打造3条(段)标志性游步道,逐步实现游步道的全面贯通和品质提升...
去年以来,泸州江阳区通过多种措施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水利局按照全县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攻坚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职责分工要求,突出做好水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昌乐的水生态环保水平。”日前,县水利局局长王龙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月,旨在修复滨岸的“水岸星空”、“东溪唱晚”项目,以及恢复滨水湿地为目的的“栈语湿塘”项目均进入收尾阶段。据悉,三个项目都属于沙县东溪水生态综合体规划的重要部分....
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去年是本市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开局年,本市全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碧水保卫战取得良好开局。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公布去年天津市水环境质量情况。其中,本市在全国率先完成205个千人以上乡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
杭州市林水局按照“高品质推进钱塘江综合保护与利用,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域”工作要求,以“保护、生态、安全、景观”为主线,坚持“管控、修复、提升、美化”多管齐下,统筹干堤建设、强排工程、生态景观和湿地保护等重点工作,积极推动拥江发展战略实施...
土壤作为园林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植物存活及生长良好的关键。不同植被类型在较好的生存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生态价值及服务功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都须考虑土壤因素,土壤改良及其修复技术已经成为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关键技术之一。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青海发展的新空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共同追求。”省第十三届党代会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21日,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继广州、东莞成为第一批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后,珠海和惠州于近日通过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验收,成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至此,广东共有4个城市成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延庆新城北部,一块占地340亩的湿地将于今年夏天落成。湿地与妫水河相连,葱郁的水下森林每天能净化7万立方米河水,为世园会增添新景观...
近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浙江丽水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意见》,认为《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利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1月16日,在龙岗区抽调参与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实践锻炼干部座谈会上,谢达、江卫平、王森、史振东、陈果、张剑等13名全脱产参与治水提质实践锻炼的科级干部再次发出了铿锵话语...
近年来,随着宿驻马店鸭湖水库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宿鸭湖水库已成为众多鸟类繁衍和近10万只候鸟迁徙的栖息地...
新年伊始,莆田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实施“六大体系、十八项工程”,包括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等体系,以及防洪排涝、饮水安全、综合治水、湖泊提升、文脉保护等工程...
1月12日,重庆市“两江四岸”“清水绿岸”首批启动项目集中开工。这标志着重庆市与三峡集团合作正式启动,标志着重庆市“两江四岸”“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作正式启动...
刚刚过去的2018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雨花台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水务局全力攻坚河道整治、排水达标区建设及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全区14条河道治理工程有序推进,316个单元雨污分流工程全部完成,使水环境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