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西安市政府发布《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提到对秦岭保护的五大基本原则和八大主要任务,划定生态红线,严格红线管理。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丽水市)建设规划》,明确到2022年,丽水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全省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王辉8日在武汉通报,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18年通过开展生态调度试验等方式,强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浙江省金华市近日发布《农村生态洗衣房建设和管理规范》,这是全国首个此领域的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态洗衣房的规划选址、方案设计、设备设施和管理要求。这意味着,浙江多年水环境污染防治实践中的地方创举——生态洗衣房,有了更好的规范发展和推广应用...
18年的开拓、18年的创新,撤地设市以来,丽水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总结回顾18年所走过的不平之路,丽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进行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月26日,广水“多肉艺术小镇”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抢抓时间建设多肉植物种植基地。种植基地总投资近5000万元,规划年产1500万株多肉植物,是“多肉艺术小镇”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山桐子是六盘水市水城县境内的乡土树种。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境内有野生山桐子3万余株,其中杨梅一带挂牌管理的达到4057株……
日前,丽水市政府正式发布《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旨在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坚持生态发展、找准市场、盘活存量资源,做好新业态研发、强化产品建设、做出一流服务、做优产业结构、做强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全面突破...
太原市园林苗木培育中心最新投入使用的无线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土壤的温度、湿度、盐分等信息,还可以根据“缺水系数”,自动给苗木“喂水”,并且不会过量,比人工灌溉更为节水……
近年来,福建省生态大市——南平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打响绿色品牌,通过农业、林业综合开发,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有效推动了经济从农田、山林等单一收入转变为多元化经济模式,环境更好了,百姓的腰包也更鼓了……
近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到2020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2%左右...
木兰溪,福建省内六大重要河流之一。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这条一百余公里长的河流,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流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沧桑巨变。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当地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到“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
9月14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供排污一体化改革动员会召开,吹响了惠州发力供排污一体化、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军号角。这是惠州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略,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美好生活强烈期待的生动实践...
依照《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山西省确定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175项。9月14日,从省环保厅了解到,全省水污染防治将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治污。其中明确,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要突出五大重点...
水是生命之源,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事关高起点建设“强富美高”新睢宁。睢宁县上下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排查问题根源,坚持标本兼治,凝聚工作合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设等短板上攻坚,确保迅速整改,推进水质稳定达标,守住水生态安全底线...
近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首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陵水河景观廊道项目动工,此举将大大改善河道生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完善城市游憩体系...
南平市三年多来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工程建设、机制创新、特色培育和示范引领,从防洪排涝、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水管理五大方面推进试点建设,探索具有南平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已初步建立起山、水、绿、城与人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近年来,龙泉市致力坚守“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三条主线,全力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着力打造“美丽河道”,全面深入推进“五水共治”...
9月10日,南明区农水局农推站的相关技术人员,到永乐乡水塘村尖山组开展绿色防控现场技术培训会,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4盏,发放粘虫板2750张,推广新型超延长节水连杆喷头+细雾单喷头50套,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
据统计,在过去30年中,因海水升温、海洋酸化、人为破坏等原因,全球约有一半的珊瑚礁消亡。有鉴于此,多国提议将2018年定为“国际珊瑚礁年”,希望唤起人们对珊瑚礁及其生态系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