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春第十届蓝莓文化活动在友好蓝莓基地启动。活动由伊春森工集团主办、友好区人民政府和伊春森工友好林业局公司承办,主题为“展森工活力 享‘莓’好生活”。
甘肃省张掖市按照南保水源、中护绿洲、北治风沙思路,科学谋划三大工程,全力打好河西走廊沙漠边缘阻击战,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在第二产业方面,三明先后培育了油茶加工企业67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12家,其中沈郎油茶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油茶产业“百强企业”,产品获评“中国茶油十大知名品牌”。
浙江共同富裕林业科技服务专项行动初见成效。目前,服务团已举办培训讲座10余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四新”成果20余项,开展现场指导20余次,挖掘科技推广基地5个,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册
福建省积极运用创新技术开展样地调查,在样地调查监测技术创新、样木三维数据采集获取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山西省林长办日前印发《林长制激励示范县示范乡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导受林长制激励县、乡用好用实林长制省级激励资金,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林长制改革经验。
专属上海市民的水果季又来啦!7月21日,由上海市林业局主办的第十二届“乡土有约”系列活动启动。
6月22日至6月24日端午小长假期间,北京市公园共接待游客32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1%(2022年202万人次)。
6月19日,由云南盆景赏石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云南省盆景展在昆明宜良县云南精品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拉开帷幕。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四批“国家林草乡土专家”选聘结果,浙江省19名林草乡土专家获聘(其中5名由中国林学会推荐),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梅花神、色、香、姿俱佳,是位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的传统名花,在我国具有3000多年栽培和应用历史。特别是梅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园林及花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6月9日,“莲彩聚澳琴”第一届广东横琴荷花节开幕,主题为“莲绘新篇”,50多个荷花和睡莲精品集中亮相。荷花节与“荷香乐满城”第二十三届澳门荷花节同时举行,广大市民可以以荷为媒,体验两地荷花文化带来的交心交融、共享互通的深情。
日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敬德镇扶平村,千株德保苏铁首次在一处半山腰的石山生境中进行野外移植回归,为国内首创。
日前,上海植物园在1号门附近的环保区香樟林下打造了一条落新妇花道,总计展出5个落新妇品种共800株。
日前,由湖北省宜昌市林木种苗推广中心、湖北省林木良种场联合编制的湖北省地方标准《野生早樱播种育苗技术规程》获准发布。该标准科学总结了野生早樱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符合湖北省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近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开展全市野生植物保护联合检查,工作人员在门头沟区清水镇一处山脊的崖壁上,发现了我国丁香叶忍冬最大实生群落,现场初步统计有100多株,最高的植株超过1米。
6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户外运动健身协会组织干部职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了团建拓展骑行活动。
6月10日—12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指导,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国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峰会暨乡村特色优势产品展销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
近日,广西林科院主持完成的6项科研成果获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用材林精准施肥与地力维持技术创新及应用”获一等奖,另3项成果获二等奖、2项成果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