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面对严峻的林草防火形势,山西将着重从6个方面抓好工作,力争打赢春防攻坚战,夺取防火战役全面胜利,确保全省林草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12日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上审议决定,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7日在中国杭州举办。
据编制完成的《云南省2022年草原动态监测报告》显示,云南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0.17%,较2021年提高1.07个百分点,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目标。
经过多年努力,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2022年青海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9%,比2012年提高4.32个百分点,趋于好转草原面积达87%;全省年产牧草产量稳定在9000万吨以上,建成草种繁育基地2万公顷,年产各类草种1万吨,形成良好的保护发展格局。
科普游园会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国家植物园(北园)承办,颐和园、天坛公园等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北京市园林学校共同协办,60余项科普游园活动将持续至6月4日。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高桥林业站无人机自动机场建成使用,系全省首个林业无人机自动机场。沙县区12个林业站均已实现无人机全覆盖。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查干湖举行。双方将集合学科建设、人才资源、科研条件等方面优势,加快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5月25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邀请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齐永顺,到邢台市信都区将军墓镇上坡村讲授板栗栽培和夏季管理技术,受到了当地及周边村民欢迎。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自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全市林业管理工作“用一根线编织了一张网”,组织保障更加有力,体制机制运行更加有效,特色亮点更加突出,有力推动了全市林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济南市近年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深度挖掘林业产业发展潜能,推动生态与产业、绿色与富民、创新与服务、发展与市场相融合,努力将特色产业做优、优势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精。
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探索创新林长制工作模式,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坚持以点带面、逐项攻坚、务实破局,打好提质增速“组合拳”,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第五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正面向社会征集会徽、吉祥物、宣传画设计作品,征集时间截至6月12日。
5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2023年林草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防控演练在天津市武清区津武林业苗圃举办,来自北京、河北、天津的7支应急防控队伍参加了演练。
5月28日,2023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主题为“走进林草科技 共享绿色福祉”。
5月25日—26日,中国(保定)文冠果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作组织第一次会议在河北保定召开。
江西省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542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有效保护了全省90.98%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七叶树别名梭椤树,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不可多得的观叶、观花、观果树种,是优良的行道树和园林观赏植物。它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与法国梧桐、椴树、榆树并称为世界四大行道树
日前,2023世界花园大会在浙江海宁国际花卉产业园开幕,前来观盛会、游古镇的游客达15万人次,将花卉美景分享至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带动海宁长安旅游火热“出圈”。
近日,笔者从湖南省平江县林业局获悉,受平江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委托,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邓都带领植物专家团队,在进行湖南省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在连云山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珍稀树种——落叶木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