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大成专栏

苗木生产与造林绿化的“乱象”,该改变了

来源:   作者:榕树   日期:2018-4-2 16:28:53

当前,在某些地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甚至乡镇公路两侧,窄的30-50米,宽的百米以上的农田、基本农田里,栽植的密密麻麻、参差不齐的不同树种、不同规格的苗木,随着道路发展而不断延伸、扩大。这种道路绿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叫“行道树”,二十世纪末叫“绿色通道”,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叫“绿化隔离带”。种植稀的地方像树林,种植密的地方像苗圃,有人称它为“苗林”。

苗木采购订单来了,苗木在哪儿

说来也巧,2月24日开标的雄安新区10万亩造林项目,称“苗景”兼用林建设,招标树种多、数量大,使用的一些树种是胸径2-3厘米的苗木,据说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建设成本,规划设计了小规格苗木。

回忆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开标的绿化工程,如新疆园林绿化、太原植物园、德州市政、秦皇岛南园等项目,大都投标使用的胸径10-18厘米,甚至2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木。在微信圈里看到的也是来自全国范围内的各种绿化苗木采购大单,大都是当前苗圃紧缺的树种和苗源。

大规格的苗木采购困难,小规格的苗木也不好采购。从2017年初,各地绿化工程开始增多,苗木需求量增加,采购单纷至旮来。然而,很多需求的苗木品种、规格与苗圃现有的产品不对路,苗木去哪儿采购?

早在2008-2010年,因筹建北京奥运会、济南全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全国苗木使用量很大,造成苗木大部分产品脱销,价格高涨。受经济杠杆作用的驱使,2010-2013年期间苗木种植面积成倍增长,到了2014-2017年,中小规格苗木的存圃量达到历史上最大值,苗木种植成为超饱和状态,2014年之后几乎没有苗企或苗农再敢繁育生产种苗。造成眼下苗圃中,胸径4-9厘米的苗木最多,1-3年生地径2-3厘米和胸径12厘米以上的苗木很少。

苗木,是一在自然条件下呈季节性、周期性生长的鲜活商品,不可能离开自然条件,像工业产品那样人工加班加点赶时间生产来弥补市场短缺。如果采购不到相应树种、规格的苗木,只能改换其它树种、规格或者不能正常开展绿化施工。

政府推行的苗木定向培育,四十年过去了,仍然停留在口号中

眼下,苗木生产以市场调节为主,苗木需求以政府行为为主。长期以来,苗木生产与需求的矛盾,从根本上没有得到解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林业部门指出,苗木生产逐步实行定向培育,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推进良种壮苗,实行超前发展,以提供品种对路、质量优良、供需平衡、价格合理的林木种苗作为首要任务。

四十过去了,苗木生产计划或种苗有效供给与造林绿化规划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城建部门城市绿化需要的生产周期较长的大规格苗木,从来没有苗木需用计划。无论生态造林还是城乡绿化项目的苗木应用,都是以“树种”为主,很少有“品种”或“良种”的应用,价格完全以市场调节为主,苗木缺了是“天价”,苗木多了是垃圾。

苗企和苗农由于没有长期、稳定的经营方式和销售渠道,任凭感觉、想象、猜测市场或跟风种植,很少实行苗木计划生产,苗木产量忽多忽少。政府推行的实行苗木定向培育,只是一个口号。

城乡绿化规划设计,重视“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忽略了植物材料的来源

无论生态造林、河道绿化,还是城市园林、地产项目的景观绿化,设计师追求的是因地形、地貌等立地条件或创造地形进行“制景造绿”,听从的是甲方或政府要求的“立竿见影”的景观绿化效果,根据甲方或政府需求,营造混交林或乔灌结合、增彩延绿、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等规划设计项目。公司设计收费取决于植物材料应用的数量、价值和规模,侧重于景观、珍惜树种和大规格苗木的应用,设计师对苗圃树种的培育、苗木生长周期、现状不甚了解,设计的项目开工后,经常造成施工企业“一苗难求”,施工图纸一再变更。

中标施工企业,牌子虽大,业务不熟,栽树的依然是农民工

从前讲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现在讲千年秀林、国家大事。对于国家或地方政府重点造林绿化项目,领导极为重视,是责无旁贷,也无可指责。由央企、国企开展造林绿化项目,也不为怪。但是,让修铁路、建桥梁、盖楼房的国家重点企业、栋梁人才承揽植树造林项目,的确是大才小用,开展业务不熟悉、不专业。尽管与绿化工程企业合作或转包,名义上组成联合体共同承包,其实栽树、造林的依然是农民工。中国有句古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能否圆满完成“千年秀林”历史使命,还将拭目以待。

尤其是当前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这种“果不像果,林不像林,苗不像苗”的现状,占用如此大的耕地面积,不管是为了创建“森林城市”还是增加地方“绿量”,必须有长远规划,既要有林、有景,也要有经济效益,让农民得到实惠,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切忌跟风盲目种植,别说“千年秀林”,就是“百年大计”也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转变思路,转换动能

由于苗木生产的超前性、周期性与造林绿化规划的紧迫性、突发性相悖,与其按照造林绿化规划,定向生产、培育苗木行不通,不如根据苗圃生产的现有苗木,进行规划设计造林绿化项目。

英国著名生态景观设计师詹姆斯.希契莫夫“希望景观设计师能多关注多样的植物培育与应用,用设计理念与选择去指导植物培育,而不是受制于有限的植物市场”。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师走出设计室,欣赏、观摩苗木景观的同时,指导苗圃的发展规划。

在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时代,也让苗农走出苗圃进入造林绿化现场,像培育苗木一样精细管理、养护园林绿地。

有一种项目叫EPC,由设计师、项目经理、苗木生产者结伴而行,使生态、经济、景观林相融合,促使国家早日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当我们步行、骑车或乘车行走在康庄大道上,看到的是路两侧一行行高大的银杏、水杉、白杨树,夏日绿荫乘凉,冬日阳光明媚,还能透过树隙眺望到远方不同的田园风光,回忆起乡愁,我们好像回到了孩提年代,幸福感悠然而生。


推荐阅读:

【苗木人转型系列之四】陶美玉的花园

骆会欣:期盼植物新品种保护实现“无权可为”

逆市扩圃,奉化人王辉军的“稳”字经

浙江省花木产业交流会 企业8分钟快速推介会

热门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