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记者胡金专栏

【胡说】绝大多数苗圃走不进工程方

来源:中国园林网   作者:胡金   日期:2018-8-29 13:25:30

有了互联网平台以后,苗圃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打独斗了。但一直以来,互联网平台并没有将“连接”真正从经纪人手中接过来,供需不平衡、库存周期性仍然无法避免。

是不是库存的问题?

真正在乎的并不只是卖不掉,而是品种整体价格抬不高。一个品种前期推广得再好,受到市场重视而采用之后便有大量供应。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前几年樱花市场非常火热,加之易嫁接易成活,种植面积马上跟上。而彼时都在纠结细分的品种,谁的品种更纯正,却鲜有人在量上做考虑。只知道樱花好,不敢相信樱花竟然已经太多了!

是不是沟通的问题?

过剩、茫然是打开应用层面的意识问题?不是。早先走进设计公司、施工单位的苗圃不是没有。就算他们没有放眼到整个苗木行业的高度,或者没有专业的金融知识,也就做生意的上下游沟通,肯定是懂的。

就算在2014年到2015年那段低谷,我向商户采集各地行情时,还是有很多人答复说,“大环境如此,谁都不能改变。我只要跟紧搞施工的老客户,我的苗就不怕卖不掉。”再比如,较早种植垂枝樱花的两兄妹李彪和李树玲,他们曾将垂枝樱花的成景印刷成册,推荐给设计公司;以及生产商主动推荐给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的杂交马褂木;甚至还有自学设计施工的小森林刘严等等。

且不说主动进入工程方沟通的部分人。很多园林公司拥有自己的苗圃基地,你想分羹?算了吧,但你可以帮着做点事。这一块,订单式生产解决了。

而被抛在与工程方恰接外围的苗木商户,最多接触的是经纪人,也是后来的互联网平台,以及各地协会、商会等小平台,可成批量供货、内部交流共享和组织各处参观学习。

现在,考察活动越来越多,国内还是国外、苗圃还是企业,其实参观的点并不重要,传媒介质太发达了,真要了解都能找到相关资料。至于交流,语言是什么,思维是什么,是不容易搬动的实体吗?并不是。

南方的人和北方的人交流,要不要把故宫搬到南方来看?一张照片一叠资料就可以了。它与设计不同,一个方位一个视觉都能触发思维延展,而这些东西不是语言可以带来。苗圃不同,它可以用语言解说。如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工程考察,设计师、施工方、苗木商在其中都能融洽沟通。

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以上所有问题解决旨在下游层面的同类竞争。业内已经有很多人认识到真正问题所在,但其构思及发起的活动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设计师、施工方、苗木生产商三者能否大范围形成有效沟通呢,绝对是可以的。

推荐阅读:

复制时代的未来构建

利润翻5倍,成国军的梅花不一样

让不可能成为典范——访浙江(中国)花木城董事长戴云法

建筑数据——2018建筑业,看好!

热门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