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网记者何光群专栏

经济管理学本科,网络传媒记者,园林行业工作经验超过10年,对行业事件实时报道,为行业专家、企业做深度专访,有企业管理类、企业文化类、行业产品类、大事件类、新词热点类的系列报道

路,还得继续修。。。

来源:园林网   作者:菩提树   日期:2022-6-20 14:16:44

“要致富,先修路”,这口号已经过了40年,现在还有意义吗?

我认为“修路”的时代意义不仅没变,而且是正当其时。

曾经,我们修路是为了走出去,出去寻找更多好的生存机遇;现在,我们修路是为了引进来,为自己创造更多好的发展机会。

五年前,恰在此时,我发表的《都市圈一小时的距离,是“美丽乡村”发展的极限吗?》一文,当时的专家们对农村发展形势已表现出极为焦虑的观点,都在极力探索如何让资源回流农村。

城市的虹吸效应,农村资源大量涌入城市,产生了大量的“空村”、“荒村”、“鬼村”,农村消亡的势头令人触动,不论是“三农”政策扶持,还是专家们奔走呼吁,消亡的势头没有慢下来,这就危及到国家粮食生产、国家的根基命脉安全。

国家命脉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粮食生产就不能懈怠,农村就不能消亡,乡村振兴就不是喊喊口号,而是势在必行之举。

但如何振兴?专家们研究了十几年,奔走了十几年,呼吁了十几年,政策、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医疗保障等等都做过很多很全面的案例分析,似乎成效都不大。其中的复杂关系也不是我们能够缕得通的,自然市场规律吧。

政策和呼吁都有去强求的成分,城市有更好的资源和优势,农村不能比之更好就无可避免的不断流失。什么诗和远方、情怀,在实际利益面前都变成虚无,这些飘渺的东西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没关系,这个圈子自然就成了小圈子,成不了气候。

一个人来到城市发展好好的,你要他去农村种田,他愿意吗?进城务工这么多人,有多少人乐意回家继续种田?出来了就回不去了,这就是每个人的利益关系。

但成功成型的案例就摆在眼前,长三角地区的城乡发展差距最小,浙江尤为突出,成为中国首个全省范围内的小康区域,这里也没有特别的政策倾斜,农村发展却成为全国典范。

是什么原因让城市资源自然回流农村?是距离。距离解决了这种实际利益和情怀的冲突,是距离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梅家坞

隐于尘寰的龙井村、梅家坞,太湖源里的山里人家,新安江边的渔家小店,不论是清新天目山,还是秀丽的仙居、仙境,这里的农村都在大城市1小时范围的怀抱里。

富阳的山里人家

如梦幻境建德新安江

径山小古城村

放眼整个长三角地区,农村周边都林立着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宁波、南通、无锡、温州等十几个人口千万级别的超级、大中型城市,农村美得羡煞旁人没有过多的理由,只因背靠着这么密集的大城市群。

杭州新建的高架快速交通网

比如杭州,从村村通公路到高速路,再到现在的高铁、地铁,直通各区、各县市,极具发达的交通网拉近了农村和城市的距离,晚上睡村里,白天在城里上班,和城里人一样的作息时间。

农村的自然、宽敞、宁静,都是市区里比不了的,人口回流农村,各种资源回流农村,都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人都回来了,还有什么是干不成、干不好的呢?

乡村振兴怎么干?规划的第一条——修路!要拉近和城市的距离,不仅要修路,而且要修高速路。

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为我们而题!

“植物猎人”是个什么职业?

月季,还能走多远?

苗市至冷,他却热情不减,干劲儿十足

热门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