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6日消息:走进开发区,环形塔周彩旗飘飘,马路两侧绿树成荫,分流岛旁花团锦簇,小湄河畔,水草丰茂,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新区展现在人们面前。开发区按照“工业新城·生态新区”发展总目标,做好生态建设大文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厂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美景处处显现。
“三河一公园”工程为“生态新区”建设书写浓墨重彩一笔。其中,小湄河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工程实现区内污水零排放及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工程全长5公里,包括河道扩挖及衬砌、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人工湿地中水净化系统等,分为两期建设,总投资3.4亿元。小湄河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工程,每年可净化废水730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COD)465吨,氨氮49吨,为聊城九州国际高科园区和九州洼湿地公园提供了高品质水源,形成了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园区水环境体系。
打造“低碳”品牌,让生态为城市添彩。开发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限制高消耗、重污染企业落地,大力支持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产业和项目。建立了新建项目联席会制度,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在立项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提前介入,在项目的选址、产业政策、总量控制等方面严把生态关。推行规划环评,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发展规划与决策阶段,把公众参与真正纳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去。先后建设了聊城蓝天热电有限公司炉外脱硫工程、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鲁西化工集团氯碱公司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工程等减排工程,引进金鸿燃气公司和金捷燃气公司,对区内燃煤锅炉进行了燃气化改造,淘汰了一批燃煤锅炉,完成了11家非电企业的煤改气任务,每年节约标准煤1.4万吨,削减夺氧化硫排放量220吨。
做活“农”字文章让生态在农村开花。开发区制定了《加强全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农村工业、生活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进展,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按照“优质、高效、品牌”的发展思路,开发区结合区划调整后凸现出来的农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农业,规划建设了聊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为8个功能分区,目前已经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00万元,已开工建设项目4个,正在规划建设的项目有4个,计划总投资6.9亿元。
“生态”的魅力使开发区工业经济高奏凯歌。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60.59亿元,增幅16.3%;1-8月份,全区境内财政收入完成8.42亿元,同比增长24.82%;税收收入7.75亿元,增长22.59%。投资46亿元的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22亿元的浙江无氧铜杆深加工、投资25亿元的上海红星美凯龙综合商业项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数字化采集设备、香港海创工贸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开发。
推荐阅读:
(来源: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