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7日消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直接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成效。
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二者互为前提,缺一不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经济指标上去了人民就能幸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财富的需要上,却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人民群众无法全面享受应有的发展成果。生态文明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实践。
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度契合。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者目标高度契合。
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赖于这些措施创造的良好成果,有赖于这些措施打下的坚实基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个新亮点,自觉践行这一理念,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上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中,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既不能厚此薄彼、避重就轻,也不能孤立看待、就事论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多还旧账、不欠新账,补足生态环境短板。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唯GDP”发展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环境欠账多,空气、水、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还有不少,我国农村仍有80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一些大城市灰霾天数依然较多,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补上之前形成的生态环境短板。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提供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能力大幅提高,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明显不足。生态产品短缺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各级政府应明确职能定位,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各级环保部门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指导思想,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可以预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必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必将更加幸福。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