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是树立生态意识 建设生态精神文明的主导因素

2013年01月11日 09:59信息办

中国园林网1月11日消息:党的十八大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实际上指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层面,它要实现的目标是生态化的精神文明。生态精神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其中最根本的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价值观,是处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等关系时应具备的观念和常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态文明理念。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广义的生态意识不仅包括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也包括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认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自觉参与生态建设,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生态精神文明首先必须树立生态哲学观念,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观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等同于发展、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建设生态精神文明还必须大力加强生态科学和生态道德的普及教育。通过科学研究加深对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道德教育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同时,应当充分利用文化平台弘扬生态文化,通过文学、影视、戏剧、书画、音乐等多种文化形式,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人居环境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完全可以为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发挥主体作用。林业倡导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发展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价值观、世界观、经济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一、林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林业建设,强调遵循积极保护、适量开发、充分利用的原则。积极保护就是通过探索并遵循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发展规律,协调人类的生产和消费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阈值为标准,适度地开发自然。在充分利用已开发资源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合理地开发自然以保持其稳定性,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林业坚持“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人”世界观

人类社会不是独立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外的独立运行的系统,而是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在一起的共同体,人与自然之间不是“主奴关系”,而是在一个系统中享有同等权利的居于不同生态位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森林资源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客观的国情和林情,决定了中国不能走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破坏、后治理,边破坏、边治理”的老路,必须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新纪元。这种生态世界观的确立,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整之上,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成为党的战略、国家的战略、人民的战略,这是21世纪初党、国家和人民做出的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正确选择。  

三、林业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统一的经济观

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生态经济观,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消费层次的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对林业而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林业的需求,正由过去单一的经济需求,逐步发展为多样化需求,加快林业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要求。最大限度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中的主体作用,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首要需求。通过不断增强森林的多种功能,林业能够创造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林业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所在。  

四、林业在传播生态文明观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森林在生态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人们把未来的文化称为“绿色文化”,未来发展要走一条“绿色道路”。这就生动地表明,森林在人类未来文化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人类文化建设,森林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文化创造需要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主角。把森林都砍了,其实就是把艺术、哲学和科学创造灵感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给毁了。无论从生态学(生命维持系统)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学(国民经济基础)的角度,森林作为地球上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线,是人和生命生存不可缺少的,没有任何代替物。森林问题是关系地球上人和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  

林业是传播生态文化和培养生态意识的重要阵地。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通过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林业所特有的生态文化体系,它以自然博物馆、森林博览园、野生动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动植物以及昆虫标本馆等为载体,以强烈的亲和力,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的参与性为特色,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历史与现实相得益彰的文化形式。林业为社会所创造的丰富的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为全民所共享。林业大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林业发展繁荣生态文化。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是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悠久、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大力发展林业,必然带来生态文化的大繁荣,进一步引领全社会了解生态知识,认识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李世东)  

推荐阅读:

黑河林业等部门热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甘肃庆城县生态文明建设出实招

科学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综述

张掖甘州区生态文明建设纪事

(来源:信息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