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生态文化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2013年01月14日 10:07人民日报 江泽慧

中国园林网1月14日消息: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实质,对于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生态文化是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是构成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人们都向往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老百姓渴望着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安全食品、住上敞亮房子、有个舒适的宜居环境。这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也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荒漠绿洲文化和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出版科普读物及影像制品,开展生态文化公益活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生态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文化软实力已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生态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继承、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以文化人,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增强核心凝聚力、竞争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出国门,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生态文化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追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生态文化的根本价值向度。深入生态文化研究、挖掘、修复,继承、发展和创新建设,不断增强生态文化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将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生态文明进程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组建专家团队开展了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广义生态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包括人类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生态文化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切活动与成果。狭义生态文化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它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载体和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的本质要求,不仅涉及对天人关系的认知、感悟和“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和发展理念,而且涉及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态适应等。  

生态文化的哲学智慧。生态文化的灵魂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把世界看做是“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从哲学智慧层面上,深刻揭示了万物相联、包容共生,平衡相安、和谐共融,平等相宜、价值共享,永续相生、真善美圣的生态文化思想精髓,重点回答了生态系统的有机创造性和内在联系性。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中的一员,与其他生物及其环境因素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构成鲜活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以自然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两个发展阶段,正开始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第三个阶段。  

生态文化的伦理考量。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同体同源关系,借鉴现代生态科学的智慧,形成生态伦理道德观,将人类道德视野放大到了由人与自然构成的整个世界。反思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出相应的道德规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生态伦理的角度看,生态文化就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绿色文化、和谐文化。  

生态美学从自然科学走进社会科学。生态美学是在美学体系之内加进了人的生态关怀。生态审美是人们可以欲求的一种期待或构想,即人们从风景那里获得审美愉悦,而这些风景本身又包含着生态功能。在这种形式与功能结合下,审美体验可推动和维护健康的生态系统,因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人类健康与福祉。生态审美的对象,既是自然本身,也包含对自然的重现和再造。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生态审美观。人类生命的意义在与天地自然的联系中得以拓展,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创造。  

生态文化的制度融合。生态文化核心理念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为重要内容,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生态伦理观。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生态文化优势结合,必将引领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潮流。  

生态文化事业和生态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生态文化事业以普惠最广大民众、覆盖城乡、融入发展、融入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为目标,以保障公民的生态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民众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与文化服务,应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社会和民众参与的机制,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载体建设,为推动生态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普及和导向作用。生态文化产业是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引导下,选择以普惠性为主,以定向性为辅的发展模式,向公众和社会提供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性产业化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以提供实物形态的生态文化产品和可参与、可选择的生态文化服务为主,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将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融入产业发展之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增长。  

21世纪是绿色增长的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要在发掘中华生态文化的历史积淀,揭示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丰富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彰显生态文化的民族特色,实现生态文化体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作者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

推荐阅读:

美丽中国是科学发展的中国

生态园区:美丽中国的星星之火

建设美丽中国 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础

建设美丽中国 节能环保产业任重道远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