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量古建筑亟待修复 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2014年01月02日 11:14贵阳日报 刘辉

中国园林网1月2日消息:贵州省现有50年以上的民族传统古建筑约57万栋,其中国宝38处,省级保护140处,县级保护140处,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文化古镇六处,传统村落有90处。面对大量亟待修复的古建筑,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贵州西江古苗寨

关注

今年8月,贵州省住建厅首次在安顺市旧州镇,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古建筑工匠培训,“培训会上,贵州省首批100名民族古建工匠,获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证书。”负责这次培训的省住建厅风景名胜管理处调研员张俭介绍说,贵州省是多民族聚集地,原生态古建筑群数量众多、特色突出,犹如一个鲜活巨大的“博物馆”。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民族传统古建筑正在逐渐消失,有些已无人居住、保护和修缮,新建的很多民族建筑“走形、失神”,使得原汁原味的民族古建筑越发稀有。而传统工艺逐渐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古建筑工匠,缺乏专业的修缮人员。

他说,对民族古建筑工匠的抢救性保护,成为保护民族古建筑技艺和古建筑的关键。

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真正的民族古建筑大师,全省不足10人,获得国家‘古建名师’称号的只有3人。”从事古建筑研究40年的张俭,他眼中的大师兼有构思、斟酌、遵循、继承和发扬几方面的才能,是有艺术天分的“匠人”,也是创作、表现的“艺人”。

张俭说,侗家鼓楼就是贵州省古建筑的代表之一。侗家人称他们的建筑工匠为“掌墨师”,他们凭着一把尺子、一个墨斗、一根香竿,建楼之前一番测量,地形高低、方圆、面积,一座鼓楼的模型已跃然在胸。他们把高高矮矮的柱梁、长长短短的方条和尺码,绘制在“香竿”上,密密麻麻,让外人看着眼花缭乱。掌墨师依据香竿和超人的记忆,凭着矩、规、绳、水、垂木艺五法及精于的榫卯,4根主柱、12根檐柱、上百根瓜柱、上千条穿舫,全以榫卯相接,斜穿直套,犹如蜘蛛网一般,却不差毫厘,严丝合缝,坚固无比。同时,他们还非常熟悉关于侗族建筑的侗歌内容,上梁词、贺楼词烂熟于心,懂“侗书”的择吉习俗;他们不但是建筑师,还是文化传人,这才是大师们真正技艺所在。

“这些民族建筑大师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例如曾承担过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建造的杨应琪,古建名师,也已经70岁了。”张俭说,他在1980年主持甲秀楼恢复重建时,贵阳市古建队有20多人,现在年老的已去世,健在的早已改行。

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民族古建工匠,在全省从事建筑的110万农民工中,仅占0.3‰;同时在九个市(州)中分布不均匀,黔东南、安顺、遵义约为80%。

传统工艺渐行渐远

艺,绝不是锯木头和砌水泥墙那么简单,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只会干活,没有民族文化底蕴的人,是干不了古建的。”张俭说,古建筑工匠大体分为木工、石工、瓦工、泥水工、漆工和彩绘工等多个工种,比如彩绘,除了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画匠必须了解相关历史、文化、古建筑彩画内容的氛围、典故,才能真正做到“修旧如旧”,这些素养需要长期培养。

每个工种都需要有“童子功”,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口传心授,从业十年以上,才具有独立操作的资格。繁重的体力劳动,复杂而又难于掌握的劳动技能,严寒酷暑,使许多从业人员坚持不下来而改了行。

每一座古建筑,都是工匠在社会生产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张俭说,由于社会总体对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认识、投入不足等因素,活源不足造成传承者就业、再继续传承的障碍,让这些工匠有技术,没活干,职业风险高,待遇低,从事的多是非古建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只能让传统工艺渐行渐远。

无文字书籍可寻的古建筑技艺,又缺乏专业机构对其技术、业务、文物意识的培训教育和认证,导致从事古建筑建设、修缮、保护的工匠多无等级证书,无合法身份进入市场,鱼目混杂。张俭说,由于修缮人员工艺不过关,乱修葺致使古建筑“走形、失神”,新修建的建筑只有样子而缺乏灵魂。

贵州民族古建现状

贵州的民族古建承载着民族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它们记录历史、展示文化、提供认同、增强自信。张俭介绍道,贵州省古建筑资源非常丰富,现有50年以上的民族传统古建筑约57万栋,国宝38处,省级保护140处,县级保护140处,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文化古镇6处,传统村落有90处。

“申报的历史文化名村有182个,未申报的达210个之多。”他说,贵州古建筑风格自由灵活,利用山坡建房,平面和外形自由,成群出现。材质主要为木制和石质,如苗族吊脚楼、安顺屯堡、布依石板房、侗族鼓楼和风雨桥等,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贵州省在城镇化建设中,正推进“五个100工程”中100个小城镇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这其中有50多万户古民居需要修缮。怎样保护?保护的同时又将怎样发展?带来很多挑战和机遇。张俭对古镇的现状表示了担忧,他说,明年(全国)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准备在安顺旧州镇召开,那里素有“千年古镇”之称,大片明清风貌的屯堡民居,至今仍保存完好。但前不久他们前去考察时,发现有的民居在改造时,竟然在老屋中立了罗马柱,被同去的专家赶快叫停。

“这就是那些‘有知识无文化’的专业人士,瞎指挥的结果,是严重的破坏。”张俭有些气愤地说。

记者前不久在开阳“国保”马头寨采访时了解到,90余栋明清民居,危房比例高达60%以上。当地文管所的人员说,除了资金短缺,还缺乏专业的古建修缮人员,所以这里出现了不少“煞风景”的破坏性建筑。

古建保护关键是人才

古建筑是有灵魂的音乐,工匠就是古建筑的灵魂。

“一方面是古建筑人才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古建筑急需修缮和重建。”张俭认为,必须通过人才的培养,才能实现保护和传承。

工作人员王晓勇对记者讲述了今年培训班学习的情形。在3个小时内,老工匠师傅现场讲解,工匠实地操作,业内专家和老工匠师傅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作品点评和技能鉴定。一名木工师傅得到这样的技艺评价:操作手法规范,木作轮廓平整,打70分,定为中级。彩绘工匠杨老师傅不打底稿、不描边,两小时内在木板上绘就了一幅宝塔山水图,获得一致好评,被鉴定为高级彩绘工。

“年轻的工匠都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通过培训,让从业者掌握古建筑的理论知识;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认证的工匠,进入古建筑行业市场,有了技艺高低的准入证,收入得到保障;同时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古建筑保护和传承,打造并留住一支高水平的工匠人才队伍。”张俭说,现在高级工匠每天的收入可达500元,中级资格的收入超过了200元,今后每年都要加大培训力度,规范施工队伍。

“正在筹建的贵州省民族建筑协会,将为古建筑工匠打造一个家。”张俭说,他们计划,将举办专业人才培训班,培养专门人才;募集资金,为民族建筑人才提供资助;表彰和奖励在民族建筑传统文化、古建筑研究、民族建筑技术及工艺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

推荐阅读:

山西太原:运城盐湖区为古建筑寻找“民间保姆”

专家:古建聚落保护不是为了留下建筑本身

河南晋城:每年至少2000万财政经费加强文物古建保护

河南:登封市文物局无力维护古建万嵩寺

(来源:贵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