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断裂:城镇化文化建设亟待重视

2014年05月16日 10:33新华社张亚东 吴霞

中国园林网5月16日消息:持续多年的超大规模城镇化发展深刻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就社会文化来说,一方面,2.6亿农村居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定居,延续数千年、以农耕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文脉断裂的困境;另一方面,城市的组织与管理者在过于重视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大忽视了文化“软件”建设,对城镇化发展中的文化需求因应不足,造成城市本土居民与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消费无法得到满足。
北京持续多年的超大规模城镇化发展深刻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就社会文化来说,一方面,2.6亿农村居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定居,延续数千年、以农耕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文脉断裂的困境;另一方面,城市的组织与管理者在过于重视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大忽视了文化“软件”建设,对城镇化发展中的文化需求因应不足,造成城市本土居民与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消费无法得到满足。对新型城镇化而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

后继乏人:传统文化面临断裂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新型城镇化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视传统文化,是因为持续多年的城镇化建设让2.6亿农村人口的由乡进城,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化面临后继乏人、传承断裂的窘境,其中尤以传统村落的衰落最为触目惊心。

住建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我国传统村落现存数量约1.2万余个,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自然村总数的0.5%。这些村落大多分布在贫困地区,其中云南294个,贵州292个。在这些传统村落中,有较高保护价值的不到5000个。

在数量日益减少的同时,我国一些传统村落大多存在空心化、产业发展乏力等普遍现象。记者在山西等地采访发现,传统村落面临“人走屋塌”的困境。在山西晋城泽州的洞八岭村,景象一片萧条,年轻人搬了出去,只有寥寥无几的孤寡老人还住在村里。村里55%的建筑物已经倒塌。

因应不足:城市文化消费无法得到满足

城市在接纳农村居民由乡进城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住房、就业、随同子女的教育等公共服务问题,这是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应止步于此。

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并赋予生活以意义。农村居民进城后,面临迥异于农村的城市生活,人际交往与社会组织全然不同,在满足基本的生存之后,文化消费与文化认同的需求也就同时提出,而这在城市基本上处于自发自为状态。

对进城农民来说,以往的农村生活只能留在记忆中,而城市生活的巨大陌生性,使其难以充分融入,精神无根、文化无着也就成了农民工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普遍状态。

共青团长春市委一项调研发现,青年农民工虽然总体流动较大,但又呈现出行业扎堆、老乡扎堆、子女就学扎堆等特点,“青年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后来者,他们融入城市不仅是衣食住行的简单迁移,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惯、文明礼仪、道德修养、文化选择等方面被城市接纳。”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吴威认为,使这一群体融入城市,需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更广泛的社会协同服务体系,同时在其城市居住、子女教育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

就城市文化来说,对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关照,尚可以准备不足为说辞,但其背后更大的原因是,整个社会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严重滞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4月共同在京发布《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测评报告(2014)》《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其中分析指出,过去二十多年,我国城乡文化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也滞后于文化生产增长。

报告中的数据分析表明,1991年至2012年,全国人均产值年均增长15.4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69%,人均总消费年均增长13.25%,人均积蓄年均增长21.20%,人均文化消费年均增长13.60%。人均文化消费年均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同期人均产值年均增幅1.81个百分点,低于人均收入年均增幅1.09个百分点,略微高于人均总消费年均增幅0.35个百分点,极显著低于人均积蓄年均增幅7.60个百分点。

诗意栖居:与古为新或为城市文化发展方向

城镇化的进程远未结束,还将有大批农村居民移居城市。面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凋敝,以及城市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严重滞后,要推进“人的城镇化”,就必须建设文化城市,实现人在城市的诗意栖居,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实现?

对传统文化保持必要的敬畏。有论者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乡土文明相表里,难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但更多的文化研究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民族能够成功抛弃旧有文化从而移植全新异域文化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城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器物文化,必须保持必要的敬畏。

但这些年的城市建设实践表明,这一点做得非常不够,大批的文化建筑在城镇化进程中被夷为平地。

推进传统文化与城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宜居城镇的建设不能是大锅炖,也不能按满汉全席来整。不能再搞那种豪情万里的推进、钢筋水泥的建设,而是以烹小菜的心思来推进城镇化建设方方面面的融合,让老百姓体会到城镇化的芬芳和美味。”

如何“烹小菜”?他认为一要动心思、讲特色。要把城镇化建设和当地的风俗结合起来,要把浓重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化发展趋势相结合。二要重感情,留乡情。必须突出乡愁,不搞大拆大建,把乡村生活与现代化产业结合起来。“农村的气息要保留,习俗不能丢。”三要精设计,看实效。设计不是简单的审美主张的宣泄,应该是合理布局。这种规划不是花架子,要实用,老百姓在那儿生活要觉得舒服,而不是觉得别扭。

与古为新。城市文化在精神实质、组织实施上有其迥异于农村文化的特质,在对传统文化保有敬畏与延续的同时,创新与工业化、城市化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将成为未来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

推荐阅读: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江西:新型城镇化主打“城镇群”

强化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推进“人口城镇化”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