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建设森林潍坊 绿色福利全民共享

2015年11月26日 09:35中国绿色时报王胜男

潍坊市人民广场

中国园林网11月26日消息:如果说“风筝之都”是潍坊的名片与荣耀,那么青山绿水则是潍坊的气韵与灵魂。908万潍坊人民在亲山近水的环境中,共享着城市发展的生态之美、文化之美、文明之美。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坚持以“生态潍坊”建设为目标,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家园。

尤其是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两年来,潍坊市以“亲山近水享绿色福利 五彩鸢都创森林潍坊”为建设理念,全力打造林城相融、林村相依、林海相守、林山相荣、林水相映、林路相随、林田相护的城市森林网络,绿色增长成效凸显,一座生态新城的绿色倩影正日渐清晰。

生态潍坊

绿色答卷成绩喜人

两年“创森”,会给一座城市带来多大的改变?潍坊骄傲地交出了一张绿色答卷: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任务,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潍坊市今年以来共完成造林面积31.58万亩。至2014年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564.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5.5%,林木蓄积量达1467.6万立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要求。

为深入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潍坊市围绕荒山、水系和道路绿化,确定了环城森林圈建设、沿海森林绿网建设、荒山绿化、水系绿化、绿色通道建设、镇村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全力打造林城相融、林村相依、林海相守、林山相荣、林水相映、林路相随、林田相护的城市森林网络,让绿色切实成为全民共享的福利、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在中心城区和县市驻地城市规划区内,以河流、山体、农田、片林、工业组团、村镇绿化为框架,大力实施环城生态圈建设工程。

奎文区以提升市区为重点,全面抓好水系绿化、街道社区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和四旁植树,植树70万株;峡山区以水岸绿化为重点,开展规模式片林绿化基地建设;坊子区在潍河东岸建设以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为主的林业工程;寒亭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和生态优先的理念,完成造林7400亩;高新区积极开展生态防护林二期工程,切实提升了生态降尘滞尘、净化空气的能力,绿化、美化了城区周边环境;潍城区结合大于河、小于河生态修复,在城区西部建起了绿色长廊。

南部山区各地多措并举打好荒山绿化攻坚战,加强裸露、破损山体植被恢复,稳步推进退耕还林,选择适生树种绿化荒山秃岭、劣质林分、裸露隙地,扩大植被群落,加快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全市完成荒山绿化7.51万亩。

青州市将荒山造林、湿地恢复建设作为造林绿化重点,山区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高效生态防护林,完成荒山绿化近3.5万亩。安丘市加大荒山绿化力度,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积极探索企业承包荒山绿化等多渠道造林模式,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完成退耕还林还果、荒山绿化近2万亩。临朐县结合生态公益林建设、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项目,绿化荒山2万亩。昌乐县以五河生态综合治理、五山综合整治项目为重点,加大河道沿岸及荒山绿化力度,完成造林3.38万亩。昌邑市加快青山矿区生态修复绿化,招商引进山东金宝集团,发展生态“绿”游,重点突出北方竹海森林旅游特色。

在潍北沿海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一直是潍坊市国土绿化的重点和难点。为改善这一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潍坊市扎实开展滨海绿化全覆盖工作,加快沿海防护林带建设,突出抓好沿海、沿河、沿路和重点生态片区建设,抓好海岸基干林带新建与修复,完成绿化全覆盖3.2万亩。寿光市积极推进生态组团建设,投资5000万元,续建双王城环库林场造林工程,实行林苗一体化造林;昌邑市加快滨海绿化,推进森林绿网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万亩。

潍坊各地把“造绿”与“治水”有机结合,积极做好水绿结合文章,突出抓好潍河、弥河等河道生态修复绿化,大力营造护岸林、护堤林、景观林、水土保持林,构建水系绿色廊道和生态保护体系。全市围绕两河开发水系绿化,共完成造林6.07万亩。诸城市突出抓好潍河流域及南部山区生态保育带生态建设,完成造林3.5万亩。

城市要绿,乡村也要美。潍坊市大力推进围镇、围村造林,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有条件的镇、村还建起了公园或休憩绿地,基本实现了村镇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潍城区以创建绿化示范村(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为抓手,结合实际规划建设环镇林、环村林,搞好出村路、街道、生产路绿化,植树60万株;高密市按照绿林配套原则,打造高标准农田林网1万亩。今年以来,全市新建农田林网控制面积5万余亩。

建设森林潍坊 绿色福利全民共享

国家森林城市是城市的生态名片,是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荣誉,也是综合体现一个城市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3年11月,山东省潍坊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精神,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潍坊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正进入冲刺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潍坊市将如何发力,确保“创森”工作按时保质地完成?《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日前专访了潍坊市副市长、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建国。

记者:您好!请问潍坊市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理念是什么?

刘建国:潍坊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亲山近水享绿色福利,五彩鸢都创森林潍坊”为建设理念,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立足潍坊市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人文历史积淀,以城区为核、以山海为屏、以路河为脉、以农网为面、以组团为点,不断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优化城市绿色空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特色林产发展、繁荣森林生态文化、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使潍坊成为环境优美、生态稳定、林产发达、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森林城市,助推潍坊市委、市政府“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生态基础与绿色支撑。

记者:为实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目标,潍坊市重点实施了哪些工程?

刘建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潍坊市重点抓好六大工程建设。一是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组织各地重点打造工业生态隔离带系统,降低环境污染危害,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生态保障。二是滨海森林绿网建设工程。以潍坊北部为重点,实施组团式绿化,大力打造泥质海岸森林绿网,改善盐碱地生态环境。三是湿地生态修复建设工程。挖掘全市湿地资源,实施湿地生态修复,保护境内生物多样性。四是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工程。结合潍坊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林业产业规划,突出八大产业建设,稳步提升林业综合效益,实现产业惠民。五是森林资源保护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木采伐和林地保护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管护水平。六是开展森林文化年活动。努力创造健康和谐的森林文化环境,充分挖掘森林文化、苗木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记者:两年来,潍坊市如何保障“创森”工作的有力推进?

刘建国:两年来,潍坊市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推进落实,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保障机制。潍坊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曙光为组长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动生态美丽潍坊建设的意见》。各级各有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同时坚持定期督导检查制度,不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对各单位工作进度进行整体调度,确保目标任务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良好创森氛围。潍坊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主动联系、支持、配合创建宣传报道工作,弘扬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在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和新的宣传方式,如创建潍坊创森微信公众号,完善林业门户网站建设,在植树节期间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等,还举办了“森林城市、生态潍坊”摄影展、中国(潍坊)生物多样性保护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果展、“生态知识进校园”“诗意画都·森林潍坊”征文以及结合重要节会的多项主题宣传等活动,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有效提高了市民对“创森”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为创建活动提供资金保障。潍坊市整合绿化山东等林业资金,对全市重点生态工程进行以奖代补;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工业反哺生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植树造林。

四是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列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各地推动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记者:2016年,潍坊市将迎接国家森林城市检查验收,在最后冲刺阶段,潍坊市将着力做好哪些工作?

刘建国:对潍坊来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再拿一块牌子,而是要以此为新的起点、新的抓手,切实提升城乡绿化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拉动林业产业增长,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在好山、好水、好空气中享受绿色福利。

今后一段时期是潍坊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冲刺期,潍坊市将围绕创建总体规划,紧扣创建指标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强化督导、全面发力。具体工作包括: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积极组织开展森林文化年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进一步调动市民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市政府督查室将加大督导力度,深入实地开展督查指导,确保全市创建工作的步伐快速而稳健,全面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绿利兼收 生态美助力百姓富

生态改善了,受益最大的是老百姓。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天然资本”,为老百姓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借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山东省潍坊市在大搞生态建设的同时,以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培养壮大林业各项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优势产业,培植新兴产业,拓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潍坊市林业总产值达到860.5亿元,比2013年增长14%,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过1100元,各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苗木花卉产业是潍坊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潍坊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5.25万亩,苗木面积达23.2万亩。青州市、昌邑市积极打造花卉苗木推介交易平台,成功举办了多届花博会和绿博会,建成了“中国绿色交易网”和“青州花卉电子商务平台”。昌邑市还引进浙江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投资3.5亿元,建设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中国(昌邑)北方花木城,打造“永不落幕的绿博会”。

木材加工产业在龙头带动下实现集群式发展。今年,山东木材工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暨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研讨会在寿光召开。潍坊市以此为契机,着力推进木材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木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同时,积极引导开展资源进口和对外贸易,多家企业实现了原材料及成品“两头在外”。

潍坊市始终把经济林和用材林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增长点来培育,结合山区综合开发,发展经济林总面积130万亩,已建成西部柿子、南部板栗、西南部山楂等经济林基地50多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用材林面积超过140万亩。

潍坊市新兴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同样迅猛,以林粮、林禽、林菜、林畜、林菌、林鱼、林药为主的林下经济开发面积已超过50万亩。高密市、临朐县、昌乐县被评为山东省林下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此外,潍坊市积极发展油用牡丹、元宝枫、榛子等新兴种植业;潍城区发展铁皮石槲产业,建设铁皮石槲科技文化产业园,已育苗40多万株。

近年来,生态旅游正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潍坊市积极推动森林旅游景区和湿地公园建设,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配套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全市有森林公园21处、湿地公园19处,位居全省前列。

潍水润城 绿色鸢都更显灵动

潍坊市境内河流众多,湖泊库塘遍布,湿地资源丰富。“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任潍县(现潍坊)县令7年,当他辞官回乡后,仍对潍县山水念念不忘,写下“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的诗句。

200多年过去了,令郑板桥心心念念的潍水如今又是怎样的景象?

据最新一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潍坊市共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五大类12型。全市湿地总面积21.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3.4%。较1997年湿地面积增加3.7万公顷,增长20.45%。

2013年9月,潍坊市启动“三八六”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虞河、潍河、弥河等17条河流建成生态湿地,新建和续建污水处理厂出水口人工湿地43处。

在河流湿地恢复建设过程中,潍坊市将河流湿地空间与水体有机融合,充分体现自然特性,创造充满生态情趣的滨水环境,着力打造集水生植物观赏、生态科普、候鸟栖息、步道游览等项目为主的生态主题公园,较好地保留了原生态湿地风貌,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净化能力。

目前,潍坊市还有在建的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4处,预计至年底,将实现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经过人工湿地再处理。

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潍坊市建立了湿地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建设管理体系。

近年来,潍坊市抢救性申报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至2014年年底,潍坊已建立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24处,总面积6万公顷,其中,海洋特别保护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8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4处、省级湿地公园9处、潍坊市级湿地公园2处。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湿地保护区和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主体、以省级湿地公园和市级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网络。

每到春季和秋冬季鸟类迁徙季节,潍坊市都组织开展“候鸟行动”“春雷行动”“飓风行动”和“绿剑行动”等执法行动,护卫湿地区域的野生动物资源;每年秋冬季节实行封滩封塘,加强湿地区域的护林防火,保护湿地植被资源。

此外,潍坊市还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推荐阅读:

广西乐滩国家湿地公园有望添景观

金华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始规划

广东博罗:微型湿地“消化”生活污水

云南60%的湿地分布在人口密集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