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绿化有益还是有害【评论】

2015年12月30日 08:39第一财经日报章轲

中国园林网12月30日消息:有关生态修复与人工绿化的争论日渐激烈。

有观点认为,人工绿化不等于生态修复。我国多年开展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植树种草,收效甚微,甚至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二次破坏。看到的是森林,实际上却是“森林荒漠”。

但也有观点认为,没有立木,何来生态?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21.63%,森林蓄积量达到151亿多立方米,全国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6万多亿元。

真相到底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山西、北京等地,实地探问究竟。

山西北京的绿化实践

在山西省朔州市金沙滩林场,老职工魏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林场所在地叫黄花梁,这里曾是一个青山绿水、松柏参天、百鸟鸣啾、虎啸猿啼的绿色王国。但由于生态退化和多年的过度砍伐,黄花梁早已成了风沙遮日、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几代务林人营造了20多万亩小叶杨防护林。目前,整个金沙滩林场,林地面积达到15.98万亩,总蓄积量达到1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4.2%。

在晋北大同县九梁洼林场,本报记者看到成片的山林一眼望不到边。林场场长高步化告诉记者,林场位于大同县火山垄岗区,土地瘠薄,加上十年九旱,有“种树比养娃还难”的说法。

九梁洼林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是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从上世纪60年代起,林业人在当地大面积种下了小叶杨。

山西省杨树局科技中心主任张有华介绍,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小叶杨树阻止了沙漠东移南侵,起到了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但这种树矮小,退化严重。如今,大多数小叶杨树已经变成树干弯曲、树枝歪斜、树皮枯燥、病虫害频发的“小老树”。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给本报记者提供的资料称,目前正在对绵延200公里、总面积110万亩的上世纪栽植的退化小叶杨林进行生态改造。

高步化说,这些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改造“小老树”林地,在退化的小叶杨树下,栽植樟子松、油松等,实现针阔混交、乔灌混交,改造林分结构。

“但不能就此认为,当年种植小叶杨树是错误的。”张有华对记者说,因为当初科研部门经过反复试验,在当地能够成活的,只有小叶杨。

在首都北京,人工绿化同样在修复生态、改善环境中发挥作用。

潮白河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风沙入京的一条主要廊道,也是“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11月下旬,本报记者在怀柔区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沙坑治理项目现场看到,这里,银杏、白蜡、五角枫、金叶榆、金枝国槐、黄栌等生长茂盛,形成色彩丰富的景观。

但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多年的连续干旱和地下水超采致使河道干涸,沿岸土地沙化严重。同时因非法采砂形成了巨大砂石坑,地表斑驳裸露、扬沙扬尘严重。

针对坑内砂石多、土壤少、不保水,普通方式栽植的树木很难存活问题,林业部门采取了分步施工的办法:第一步,改地适树,采取大规模的推、削、填等地形整理措施,削陡为缓。同时大穴整地客土,为树木生长创造基本条件;第二步,在坑内布置完善的供水管线,确保绿化需要;第三步,选用节水耐旱、固沙作用明显的沙生植物,如胡杨、沙柳、沙地柏等,使用保水剂、生根粉、抗蒸腾剂、保水肥等节水保活新材料。最后,利用沙坑原有的卵石、沙砾建设排水渠、作业道和休闲步道。

林业部门监测显示,如今的潮白河畔,随着森林资源的增加,治理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改善。

旱区造林

有观点认为,我国的自然特点决定了大部分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是不适合造林的。在这些地方种树,相当于种下了一台“抽水机”。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余新晓对此表示,有人认为森林的蒸散耗水量大,导致其他行业无水可用,或产生径流量减少。但实际上,在没有外来水源的情况下,区域植被的蒸散最大值不会超过该区域的降水量。现实中很多学者用潜在蒸发量替代真实蒸散量,于是就有了某一区域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说法,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余新晓说,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近60%,这是基本国情。林业要发展,就不可回避地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搞好植被建设。

在去年召开的“旱区造林绿化工作现场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目前,旱区还有宜林地面积2213万公顷,占全国宜林地总面积3958万公顷的56%。造林用地资源丰富,绿化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在我国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是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侵蚀严重。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明确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研究显示,植物措施通过对水分的吸收、蒸腾、滞流以及林地的渗透、贮蓄,对地区的水分运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调节降水、蒸发、径流和土壤水分的增减,并进而影响其他生态系统的水分运动和陆地水系的水量、水质变化。如通过林冠层和枯落物层对降水的截留,实现对降水的再分配,从而降低降雨雨滴动能,即减少或消灭雨滴对土壤的分散力,防止地表土壤被侵蚀;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具有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从而使林地土壤具有较高的入渗及持水能力。

切忌“乱作为”

有关人工绿化的质疑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余新晓认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必须遵循近自然的原则,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大面积植树造林。

他表示,理论上,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属湿润半湿润区域,自然植被是森林;20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属半干旱区,自然植被是灌木,一般不会成片出现乔木。即使有,也是散生、稀疏的;200毫米以下是干旱区,自然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低于100毫米就是极干旱区,草本分布也很少,不会出现大面积草原。

理论上,各个区域的水资源量是固定的,所能承载的植被量必然是有限的。这个量就是水资源的植被承载力,即水资源所能承载的植被覆盖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森林水文首席专家王彦辉研究员也表示,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推进多功能林业。针对干旱缺水地区,必须考虑林水关系,考虑林地的水分承载力。

国家林业局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我国营造的人工林和三北工程初期营造的防护林陆续进入成过熟阶段,老化退化现象日益显现。据初步统计,三北地区现有老化退化林分300多万公顷,占工程区森林资源面积的5.9%,并呈现出点多、面广、量大等特点,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张永利分析说,防护林退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防护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但除此之外,一些地区在旱区造林绿化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忽视水资源承载能力、盲目蛮干的问题。包括片面追求绿化速度,搞一日成林、一夜成景,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采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的整地方式和生产行为;盲目引进外来树种草种;破坏地下水资源,采用漫灌等浪费水资源的行为等。

“在旱区抓造林绿化,违背科学的‘乱作为’的危害性比‘不作为’更大。”张永利认为。

推荐阅读:

冷水江:生态修复披绿装 抗污树种满矿城

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生态修复 给滇池造“肺”33.3平方公里

山东章丘:生态修复 让湿地生态景观重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