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2015年09月02日 10:13河北新闻网李俊然

中国园林网9月2日消息:绿色化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绿色化的内涵丰富,既包括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还包括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从实践看,实现绿色化,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国家制定或社会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正式的条文制度,也可以是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制度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表征,没有系统完善的制度,生态文明建设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绿色化就难以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践中,要切实贯彻中央要求,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上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原因。从当前看,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但还不系统、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缺乏整体性。有关生态文明的规定条文涉及方方面面,但缺乏有机整合,难以发挥整体效应。二是制度不完善。比如干部生态政绩考核制度存在指标体系不完善、考核模式单一、考核周期不合理等问题;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落实等问题。三是制度落实不力。分散的监管模式导致对自然资源监管不到位,自然资源纠纷处理机制有待完善,环境执法协调性不足。现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健全制度,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我省实际看,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制度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在产权制度上,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用途管制制度上,要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原则,修改完善现行的规划、区划制度体系,明确主体功能区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根据环境保护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建立和形成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权力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创新生态补偿制度。公平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对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地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却得不到补偿或补偿较少,就会影响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加快建立让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补偿范围。另一方面要运用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等方式,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实行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基于国土安全和环境风险管理,确定不同尺度上的生态空间、资源环境容量,为严控各类开发活动逾越生态保护红线奠定基础。依照科学规律、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科学划定生态红线,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环境质量只能更好。

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问责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合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推动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健全生态环境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问责制,建立分档分级的责任追究机制。

推荐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应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

河北:生态文明建设的“迁西样本”

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发展转型

德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向深层推进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