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提质迫在眉睫

2016年11月25日 08:58光明网李慧

中国园林网11月25日消息:近日,国家林业局发布消息称,我国是一个森林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脆弱的国家。数据显示,全国森林质量好的只占19%,生态功能强的只占13%,有25%的森林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

森林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初冬的江西新余市,无论山上山下、城市乡村、公园社区,到处是郁郁葱葱、碧水蓝天的景象。森林已成为新余的金名片,绿色已成为新余的发展新动力。

作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新余把提高森林质量作为实现绿色增长的基础,走出了一条从注重数量增长到重视质量增长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增长之路。

而在全国范围来看,很多地区森林“提质”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介绍,目前我国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不到9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0%;每公顷森林年均生长量只有4.23立方米;结构完整的森林只占63.5%,原始林或接近原始状态的森林只占4%。

“我国总体森林质量不高,影响了生态功能的发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守攻分析指出,世界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31立方米,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林业发达国家达到300多立方米,每公顷森林年均生长量在8立方米以上。而目前中国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仅占发达国家的1/4,每公顷森林年均生长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0%,森林质量提升有着巨大空间。

“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要重视扩大森林面积,更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张建龙说。

转变粗放经营模式

“林业发展方式落后、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效益低下是我国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转变林业经营方式,大幅度提高森林质量,才能全面提升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如是说。

“其实,森林的经营就如同农业种庄稼一样,也要学会去分门别类,按照不同的树种建立相应的经营体系。”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信息研究所首席专家陆元昌说,我国急需加强森林的多功能经营,让森林既生产木材又提供诸多服务,提高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防护能力。

差距意味着潜能,改变粗放经营模式对于提升森林质量作用巨大。专家认为,如果采取科学的育林方式,改变现有的森林资源粗放型经营模式,我国每公顷森林蓄积量至少可以增加40%左右,北方森林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可提高到7立方米,南方可达15~20立方米。

为此,国家林业局已把提高森林质量作为重点内容列入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印发了《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并正在组织编制“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

创新经营机制

“在森林面积持续增长土地受限情况下,通过森林经营抚育,培育大径材林也是很好的生态建设方式。”有关专家表示,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可多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在新形势下,创新经营机制成为森林“提质”的关键一环。

“森林经营中,必须彻底改变目前重造林轻经营、重栽树轻管护的现象。针对过疏、过密、过纯等不同情况,要综合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调整树种组成,优化森林结构。”张建龙说,森林经营既要关注森林面积、蓄积、生长量等传统生产指标,又要重视森林的树种组成、年龄结构、径级结构、层次结构等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着力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的森林经营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这已经成为森林“提质”的瓶颈所在。

“为此,要发挥公共财政引导作用,推进落实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经营主体自觉投资开展森林经营,形成中央、地方财政与经营主体共同筹资的多元投入机制。”张建龙说。

为创新森林经营机制,专家建议,要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引导营造林公司、专业队等社会主体参与森林经营;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利用森林抚育剩余物发展生物质能源,利用抚育产出的中小径材发展加工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科学经营森林、提高森林质量的内生动力。

推荐阅读:

兰州榆中将重塑黄土高原森林风情

辽宁本溪桓仁两县入选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江西森林经营模式走向多样性

宁夏泾源森林覆盖率达48.5%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