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5日消息:什么是本色乡村?前不久在厦门举办的2016艾景奖主题演讲大会上,纳墨设计机构发起人、副总经理、设计总监张华女士给予了精彩地诠释。通过举例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图》、黔东南的古村遗存、贵州山寨的塑钢窗、江西婺源的皇岭村等,分别将乡村的本色提炼总结为诗意栖居、文脉、不断净化的现代观、情感认同。由此可见,乡村的本色不仅仅是乡村最原始的面貌本色,更多包含了内在的意蕴和最本真的精神寄托。所以本色乡村的规划设计,不仅要留住乡村应有的风貌本色,更要留住游子流浪的脚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城市发展得已经相当完备和文明,而乡村的发展却仍在不断实践摸索阶段。尽管近几年来,各地的政府都在大力提倡并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但乡村的规划建设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效果。原因在于乡村在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方面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乡村的本色却丢失了,乡村的主体农民却为了生活远离了家园,将身心挤入了熙熙攘攘的都市,留下老人和小孩独守寞落的心灵家园,有的村子甚而成了空心村。游子们关于乡村的本色记忆早已变得模糊,那份淡淡的乡愁只能在文明的都市角落静静地回味,找不到精神寄托的载体和溯源。
这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城乡文明二元对立的突出矛盾。工业化、城镇化在某一方面将乡村在渐渐吞噬。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度,可以说农业社会到工业信息化社会,乡村就是整个文明的源头。没有乡村,所谓的都市文明必将失去自我,成为无所依靠的空中楼阁。所以在城市大力建设过程中,应当复兴乡村的文明并提升乡村的产业支撑,这将是美丽乡村、本色乡村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正如张华所说,“在项目启动时我们提出一个观点,乡村的设计不能只是做房子空间和环境,这里更需要一个以农民受益为目的的综合性规划,让漂泊的人回来,在村子里有舒适、有尊严的劳作和生活,这是项目最大的目标。”
如何将在外漂泊的游子吸引回来,这是一个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的问题。国家应不断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缩短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当地政府应大力支持乡村的各项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形成地方产业带,让漂泊的人回到家门上谋业。这将启示本色乡村的规划设计在注重诗意栖居、情感认同以及推进基础设施的提升与服务功能的完善等外,要更加重乡村的产业规划及产业链延伸,将乡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等现代化生态家园,再现乡村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文化,留住天涯游子流浪的脚步。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