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14日消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美丽中国蓝图如何勾勒,成为许多人大代表鼓与呼的重点。这种关注在浙江代表团有着鲜明体现。近年浙江通过治水拆违、发展绿色经济等,不断向成为美丽中国“浙江样板”的目标发力。而围绕“浙江样板”打造,人大代表们在表达获得感的同时也倾情献计,共商绿色发展。
发力生态守护钱塘逐梦天蓝地净
打造“浙江样板”,离不开生态保护的久久为功。此方面,浙江的较早起跑与持续发力值得关注。
本世纪初,浙江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分量。2002年,该省提出建设“绿色浙江”;2003年,浙江把创建生态省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2005年“两山”理论的出现,继续夯实着该省保护生态的坚定信念。
彼时安吉县余村便是浙江的缩影。曾依靠石矿发展的余村,关停多家污染企业,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生态转好也推动该村实现了发展方式转轨。
浙江的发力也是持续的。尤其从2013年起,该省连续实施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三改一拆等“招数”,将力度升级。
杨新权是浙江湖州吴兴区养殖户,以往养殖龟鳖的他,因当地河道水质越来越好,达到澳洲龙虾养殖水标准,如今转型成为当地的“龙虾大王”。他说:“现在订单越来越多,我们也新建了种苗场。”
有关生态的变化正在浙江不断出现。截至2016年底,该省通过五水共治累计治理河道11625公里;通过三改一拆累计拆除违法建筑6.29亿平方米;五气共治方面,以杭州为例,该市去年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
天蓝、地净、水清,正成为浙江的常态。同时浙江也在制度设计上积极作为:出台覆盖全省的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
守护生态,浙江正全力为之。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嘉兴市委书记鲁俊以嘉兴为例说,当地通过首抓散养生猪全退养推进农业治污,生猪饲养量从700万头减少到53万头;通过重抓污水排放全入网推进工业治污,目前基本实现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通过主抓收集处理全覆盖推进生活治污,三年投资120亿元人民币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则满是获得感。“环境优美了、水清岸绿了。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二十年前我下河游泳的场景又回来了。”
锻造美丽标签浙江变身“绿富美”
生态守护让浙江实现着生态美,而经济社会层面,该省也正努力变身“绿富美”。
对浙江省德清县舞阳街道上柏集镇的3600多名居民而言,日子可谓越来越有盼头。今年,当地“美丽城镇”建设项目正式开工,该街道办事处常务副主任俞忠贤说,这不仅改变着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将极大带动绿色经济发展。
据介绍,该工程由浙江“美丽乡村”和小城镇建设先行者——浙江省武林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将对集镇基础设施和市政景观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项目还将活化利用集镇农业种植优势,开发以生态农业、农业观光及体验为主的全域旅游。
“这种协同农业、旅游、文化一体化的方案,最大限度提升了百姓对美丽乡村的获得感。”浙江省武林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利生说。
同样贴上美丽标签的,还有嘉兴市海盐县文溪坞村。近年,文溪坞村通过改造让古村落旧貌换新颜。其按照“踏砖”、“闻花”、“听溪”、“品茶”等主题,还原了马鼻灵泉、古樟问茶等十余个景点。村民办起的农家乐、茶社,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不仅山好、水好、空气好,村民也有了赚钱的路子。”该村老村长周益凯说。
作为嘉兴市委书记的鲁俊表示:“朝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打造水清岸绿天蓝、宜居宜业宜游、富饶和谐幸福的诗画江南美景,我们充满信心。”
从浙江省看:民生方面,如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在浙江全面消除,如该省截至去年底已启动培育美丽乡村精品村399个,百姓生活正美起来。经济层面,如去年浙江旅游总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如去年以来浙江有40多个市县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正美起来。
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文娟看来,浙江美丽经济蓬勃发展,得益于浙江十余年接力,把美丽浙江、美丽乡村、美丽产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献计“浙江样板”代表寄语更上层楼
打造美丽中国“浙江样板”,是浙江全省的共同目标。全国两会期间其也吸引着人大代表纷纷献计。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徐秋芳,把目光聚焦在了推动休闲农业发展上。她认为,要坚持政策引导、有序发展休闲农业。如在土地要素方面出台专项用地政策,对休闲农业用地指标进行单列,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切块用于支持休闲农村发展。而资金保障上,可引导各地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PPP、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加大金融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认为,不论美丽中国还是浙江样板,都需更多法律法规支撑。他建议,应修改完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相关法规,制定《环境教育法》、《低碳经济促进法》等。
如制定《低碳经济促进法》,胡季强指出,其应明确建立健全低碳绿色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要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兴产业,及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则建议通过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呵护绿水青山。各地应通过厘清明确第三方治理中责任关系,解决发展难题;通过优化选择第三方治理的各类模式,提升服务效率;通过建立第三方治理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行业自律;通过分领域有步骤推进第三方治理,促进健康发展。
此外,人大代表们的建议内容,还涉及到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河长制”长效化、发展循环经济等诸多方面。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