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青海路径

2020年03月20日 09:08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杨娟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同时也为青海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创造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青海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青海也拥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她担负着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青海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共同财富,这就要求青海必须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为新时代新青海建设指明了方向。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是确保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为青海的绿色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促使治青理政方略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今年,青海要有效实施中华水塔行动纲领,积极扩大《西宁共识》成果效应,围绕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江源三期工程等,悉心编好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全面完成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为国家正式设立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创造条件,着力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让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从“全面启动”走向“行稳致远”。要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着力抓好国家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国土绿化表彰激励机制等。青海绿色发展稳健而有节奏的展开,未来青海将拥有更多“绿水青山”样板和绿色发展增量。

青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正在努力践行“两山理论”。首先,践行“两山理论”,战略先行,作好布局。从“生态立省”到“一优两高”,青海正逐渐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为青海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协调有序发展做出了全方位布局,探索出了一条适合青海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青海立足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试点的“根”与“魂”,举全省之力探索创新、改革实践,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其次,践行“两山理论”,作风扎实,工作到位。青海在绿色、可持续化发展过程中,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每一个试点的申报、规划、落实和推进都有序进行。青海特殊生态环境使得青海的“绿水青山”建设没有更多的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现成经验,因此许多布局安排、行动举措都是第一次,因此需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调研、去规划、去谋划。伴随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逐渐将青海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青海的发展动力,也使得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作用全面得到加强,落实了青海在全国的特殊生态地位与重要生态保障功能。第三,践行“两山理论”,突出特色,大胆创新。青海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结合青海实际,设计、实施总体方案与建设蓝图,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寻找改革突破口,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生态试点进行生态保护和恢复已成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王牌、抓手和重要标志。青海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形成青海风格、青海特色与青海经验,一步一个脚印,遵循自然法则、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建设国家公园省,传递大美青海情,奔向“让全世界共享‘地球第三极’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美好未来。

其次,不断前行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困难。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青海要勇于迎接挑战,敢于面对困难。在不断践行“两山理论”的具体实践中放眼未来,实事求是地寻求高质量发展。第一,具有动态化和前瞻化思维。要通过实践不断去提高认识,以问题为导向,向前看、向远看。今天,青海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成果逐步展现,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优势巩固提升,绿色动力不断增强,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少弱项和短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落实“三个最大”要求的实现路径,是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从认识上深刻理解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更需要在实践中解决绿水青山的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问题,要巧妙转化、优势转化和良性转化,通过两手一起抓达到两手都有收获的目的。第二,具有区域化和特色化思维。要深挖青海的生态独特性,抓住制约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在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生态功能定位前提或背景下创新方式、找到方法,寻求青海特色的“两山理论”实践,以生态文明制度的创新推进青海的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努力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第三,具有系统化与辩证化思维。在当代,我们正面临着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折,当我们从工业文明带来的消极的、可怖的后果中猛然惊醒之时,保护自然、修复生态就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我们不但要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还要实现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转化。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和解,让资本化的自然在更高层面回归家园化的自然。第四,有创新化思维与战略化思维。要着眼青海实际困难,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方法,科学决策,寻找青海“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在发展战略上,除了制定以“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赢得发展活力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战略”,也要制定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战略”,更要制定以“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持续发展战略”,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按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六项重要原则,在青海走出一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第三,要做好“加减乘除”。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通过制度、科技创新,制定政策法律,鼓励全民共同参与,可以使“污水”“荒山”变成“绿水”“青山”,进而成为“金山”“银山”,即通过生态价值提升实现经济社会整体效益跃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走出一条适应青海特色发展的新路子是增强青海发展活力,推动脱贫致富、有效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目标的务实之举。特别是要按照“保护者获益、受益者补偿”原则,建立健全跨区域、流域的多元长效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合理地平衡保护者与受益者的利益,使生产“绿水青山”和创造“金山银山”的两大分工群体的利益趋于公平合理,让保护环境的人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加减乘除”的思想方法,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很好增强青海提升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的能力。

要善于做“加法”——在绿水青山上增加活力与动力,拓展空间。在生态环境中增加、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因素,让青海的生态环境具有浓郁的文化属性,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增加建设“绿水青山”活动的项目,以生态为核心,以生态为主题,以项目为载体,丰富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拓展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开放度和深广度。增加对“绿水青山”可持续化发展的投入,实现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化、战略化、项目化、持续化和智能化,从“生态佳”走向“互联网+生态”和“生态+产业”的现代化生态发展之路;加强公民的环境意识,推进公民参与生态保护,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和宣传,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采购,让人民积极践行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把生态保护优先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要敢于做“减法”——减掉短期利益和不经济行为。牢记青海发展的根本使命,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减掉“经济发展近视症”,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以长远发展为目标,促进、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减掉对生态发展有消极影响的产业、企业与行为,减掉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政策、制度,只有实现青海生态的合理、科学“减负”,才能为实施区域治理、培育生态资源提供更趋良好的大环境,实现“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与“金山银山”的财富增值良性互动。

乐于做“乘法”——从多方借势、借力,整合、联动,合成最优效果。要积极谋划发展思路,多方寻求政策支持,广泛拓宽资金渠道,让多方力量实现整合。要不断凸显、发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理顺三江源保护机制、提升保护科学性,在其生态资源带动下打造一批可吸纳就业的旅游、有机农牧等绿色产业,改善农牧民生活,让群众共享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红利。大力调动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强化农牧民绿色发展理念,激发农牧民保护积极性和发展行动力,让农牧民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人,通过各地群众、各部门一起发挥力量,共同构建、完善生态体系链条;可借助省外已有、相似的案例进行借鉴学习,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向而行的产业体系,依托绿水青山打造“生态+”的各类产业,例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要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合作,以获取生态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平台。

勇于做“除法”——除去“绿水青山”建设转化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能够动真格、出实招,从立法、政策、机制方面给予相关保障。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除了借助于市场机制之外,仍然需要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借助环境财政政策、环境税费政策以减少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要加快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突出问题导向,系统出台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并确保其顺畅高效运行。特别是要将一些不文明行为上升到法治层面进行约束,制定明确领导干部工作职责,依法治理、保护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确保清除生态环境保护隐患。

应该说,青海蕴藏在“绿水青山”之间的经济价值很大、很多,下一步青海的发展应该是保住“绿水青山”存量、加大“绿水青山”增量、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高“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率。将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紧密融合,向绿色要持续发展的“红利”,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创新,把自身优势显现出来、挖掘出来,把它变成资产、资本、资金;青海的“绿水青山”更需要永久保护下去,但须激发创造历史、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以资金来反哺生态、投资生态,建立和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循环圈”的高度平衡,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的新路子。(作者杨娟丽,单位: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推荐阅读:

宿迁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持之以恒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发布

退耕还林二十载 生态经济双丰收

(来源:青海大学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