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第一次、第二次联席会议精神和合作框架协议,为“十四五”时期长三角林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规划指南,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市林业主管部门于日前在安徽省宣城市召开林业“十四五”规划编制交流座谈会。
生态廊道是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和生态网络空间的重要基础支撑。
近日,浙江省林业局发布《浙江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日前,由华东院编制完成的《河南省“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完成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评审。
四川省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十三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
三年搭建框架,八年形成规模,十年产生影响”,从2017年开局,深圳在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上厚积薄发,花城景观逐步显现。而花城建设在为市民提供绿色福利之时,城市软实力、美誉度、亲和力也正无形之中以花为媒传递开去,美丽花城将成深圳新形象...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果树产业将逐步向智慧化管理转型。
日前,“湖北最美古树”系列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湖北省将评选出“湖北十大最美古树”和“湖北五大树王”。本次评选活动由湖北省林业局主办。
经过10年的发展建设,上海顾村公园目前已种植100余种樱花14000余株,成为上海规模最大、品种数量最多的赏樱胜地和市民春季赏花的网红打卡点,被评为申城“最美赏樱地”。
四川省政府日前正式批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编制的《“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要求抓紧落实到具体限额编制单位并公布实施。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乐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林下经济产业形成以林菌、林药、林蜂和森林康养为主的产业布局。
今年是“十四五”的打头年、关键年。重庆市林业局党组积极谋划“4+10”林业事业发展路径,确保林业事业蹄疾步稳,以生态高质量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十三五”期间,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生态保护修复的职责更加集中统一,林草部门成为生态保护修复的主体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起新的重要使命。
春风吹新绿,植树正当时。“雨水”节气一过,祖国大地从南至北陆续开启新一年的国土绿化。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福建、贵州等多个省份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国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53个,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
“十三五”期间,广西高峰林场森林蓄积量达662.7万立方米,比“十二五”期末的558万立方米增加104.7万立方米。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累计完成营造林38.8万公顷,森林抚育34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3%,森林蓄积增加到22.4亿立方米。
国家林草局2月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十三五”期间,我国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湿地保护发展进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