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自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以来,22年来山西省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天然林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17年,广东省潮州市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来,完成了生态修复、城区增园、乡村扩绿、水岸添绿和道路添彩等专项行动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内蒙古不断扩大草原建设规模,年均人工种草2900万亩,建设规模居全国之首。
7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视频会,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出席并讲话。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希望继续加强在大气、水、土壤、农村等领域的资金投入。”邹首民说
7月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总结研判当前疫情形势,研究部署“十四五”时期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7月20日,从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省将聚焦汾河高质量发展,统筹布局实施“十大工程”,2年内完成全域灭荒和汾河干流以及重要支流两侧主要建设任务,在全面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尽快实现“生态河源、绿色河道、景观库渠、和谐水系”的效果。
7月17日,中国林科院组织召开了实验中心“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报告专家评审会,副院长崔丽娟出席评审会并讲话。
7月13日,经研中心主任李冰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自然资源部“十四五”规划编制“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专题的交流研讨。该专题是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的15个重点研究专题之一。
10年后的今天,他种植了600多个品种荷花和200多个品种的睡莲,成为授牌的“浙江省荷花种质资源圃”和“杭州西湖荷花栽培基地”。
7月8日,湖北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泗河生态修复示范段工程施工进入尾声,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即将呈现在市民面前。
6月29日上午,湖南省林业局在长沙组织召开《湖南省“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成果报告》)论证会。
6月23日,甘肃省林草局召开党组扩大会,专题研究全省林业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记者从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省认真履行防沙治沙目标责任,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沙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初步建成以农田和道路防护林为主体的区域性绿色生态屏障
陕西省林业局6月18日发布消息,将开展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空间提质增效、生态空间增绿、生态产业富民、生态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空间治理科技创新、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等十项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行动。
今年6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17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2016-2020年)以来,中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占“十三五”规划治理任务的88%。
日前,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公布了“2019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省林业局推荐的“江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白鹤为江西省‘省鸟’,并成功举办了以‘湿地滋润赣鄱,候鸟连通世界’为主题的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江西‘十大’树王出炉”和“举办首届江西森林旅游节”等多项工作成功入选。
5月28日,建设浙江美丽大花园——浙江省十大名山公园走进神仙居暨“五百”森林康养目的地宣传推介活动在神仙居景区举行,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宣布开幕。
5月8日,中国林科院召开“十四五”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划编制研讨会,研究部署规划编制各项任务。
受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委托,由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牵头,院科技处组织院内有关专家参与编制《“十四五”林草科技创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