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山西“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下达投资117670万元,安排建设任务314.9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2.64万亩、退化林修复42.8万亩、封山育林99.5万亩。
花卉产业是漳州市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全市花卉苗木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底,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35.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35亿元,种植面积、产值、销售额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将着力发展碳汇产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总结回顾了2020年以来的工作,日前发布“2020年宁夏林草十件大事”。十件大事如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十三五”以来湿地面积由2016年的315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518万亩,新增湿地203万亩,相继建成湿地公园及景观水系等工程35个。目前,湿地内栖息的野生动物达270种以上,野生植物520种以上。
“十三五”期间,全国林草系统积极主动作为,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草原防灭火、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
湖南省林业草原产业“十四五”规划专家评审会日前在长沙召开。
到2023年,西藏海拔4300米以下的行政村将完成营造林2000万株,宜林行政村绿地率达到25%以上,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00个。
“十三五”期间,贵州贵阳市森林覆盖率从46.5%提高到55%,提高8.5个百分点。截至目前,贵阳已建成各类公园1025个,构建起环境优美、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公园绿地体系,初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格局。
湖南省林业局日前召开湖南省碳中和“十四五”林业行动要点座谈会。
1月21日讯《杭州市湿地保护“十四五”规划》工作部署会日前在华东院召开。
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省德阳市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十四五”建设项目储备,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德阳市发改委日前组织召开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项目储备专题会议。
“十三五”期间,上海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截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8.49%,累计新建绿地逾60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5平方米,湿地保有量达到46.46万公顷。
天开始冷了,小伙伴们有没有考虑入手一些耐寒植物呢?外面万花凋敝,家里草绿花香,想想就有一点小窃喜呢!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
奋进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回顾2020年走过的改革发展历程,山西林草始终以奋斗书写事业华章、用实干诠释责任担当,经历了防疫与防火的考验,创造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业绩,打造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高标准保护、高效益发挥的最美风景。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生态系统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记者3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12月15日,“山西最美草原”微视频评选暨“山西十大最美草原”评选活动揭晓,《特色花海基地舜王坪草甸》等作品获奖,芦芽山荷叶坪草原等入选“山西十大最美草原”......
“十三五”以来,我省不断完善保护政策、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省级湿地公园11处,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04亿元,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74个。这是记者12月21日从省林业局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