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科普展示馆建设开工奠基仪式在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南源岭村举行。
近日,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州落幕。由国家林草局选送的北京市香山公园科普讲解员徐婧获得二等奖,广东省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讲解员白念森获得三等奖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近日,福建省林业局会同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医保局五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省级森林养生城市、森林康养小镇和森林康养基地名单。
近日,为期5天的2023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在中国中部花木城圆满收官。本次展会超过600家行业知名企业参展,近2000万人次线上线下观展,累计交易额2.88亿元,意向采购订单额达6.55亿元。
黑木耳不仅增加了职工收入,也解决了周边村屯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冬季菌包生产到春季菌包打孔、挂袋,再到夏季黑木耳采摘……简单易操作的工种,让很多乡亲实现了家门口打工。
日前,笔者在福建省永安市采访了解到,永安现有竹林面积102.5万亩,每年销往上海的冬笋约1.5万吨,约占上海冬笋市场份额的70%。
从21世纪初开始,以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周国模为代表的专家团队,一直致力于林业碳汇的研究和实践,为缓解气候变化提供技术保障。2022年9月,该校成立国内首个碳中和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
温州是浙江省林业大市,现有森林面积1102.5万亩,森林覆盖率60.73%,是国家森林城市和首批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
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和草原局日前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针对全市不同湿地类型开展样地、样木因子外业调查,以建立健全湿地资源数据库。
近期,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开展红外相机数据回收时,从多个相机点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羚牛、林麝、红喉雉鹑珍贵影像,这是保护区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局日前发布《东莞市主要乡土树种推荐名录》,共139种,以乔木为主,包括水松、木棉、榕树、紫荆木、紫薇、桂花、樟等树种。
山东省临沂市林长制办公室近日通报2023年度林长制激励乡镇(街道)评选结果,沂水县龙家圈街道等6个乡镇(街道)分别获得30万元激励。
广西具有极为特殊、极其重要的生态区位,是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杨文斌表示,目前,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种植菊芋治理盐碱地的成功实践,有待于大面积推广。而在我国沙化地带发展菊芋产业,把菊芋作为治理荒漠化的新举措,将有利于治理荒漠化的高效可持续进行。
按照《决定》要求,四川省林草局将强化业务指导培训,加强纠纷排查、预防和化解,帮助解决赋权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日常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调整实施事项的监督管理。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发起,以“供需对接促发展 生态治理谱新篇”为主题的“首届(2023)内蒙古林草种苗供需对接会暨秋季饲草产销对接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近日,湖北省发布《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25年修复退化湿地10万亩以上。
山西省三北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目前一至五期规划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涉及7市57个县(市、区),累计完成营造林3730.5万亩
日前,随着新一代雷击火预警监测设备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安装升级,全国重点林区雷电探测网和火险监测网已初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