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来凤县旧司镇锁洞村盛硒油茶产业基地1200亩油茶进入采收期,满山油茶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景象。
浙江农林大学各个学院20多项生态活动同时开启,标本、艺术品、科研产品、实践成果琳琅满目,文化活动、艺术展演丰富多彩。
广东省近日召开2024年县镇村绿化工作视频会,对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苗木怎么保障、资金怎么筹集、各部门怎么协调联动、县镇村怎么协同推进等7个问题进行阐释。
近日,辽宁省财政厅公布,近5年全省筹措三北工程区建设财政资金132.84亿元,其中,2019年22.08亿元,2020年25.96亿元,2021年28.9亿元,2022年31.51亿元,2023年截至目前24.39亿元
会议指出,根据湖北省绿化委日前印发的《湖北省国土绿化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11月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作特邀报告,对《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行政策解读。
11月7日开幕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同期举办以竹代塑产品展,种类繁多、制作精良的各类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工程专班在山西调研,把脉指导山西三北六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
11月7日,从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政策赋能以竹代塑产业论坛获悉,最近10余年来,我国年均制修订竹标准五六项。
11月7日,《“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在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提出以竹代塑六大行动目标、23项具体行动。
11月7日,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协同创新 推动以竹代塑全球进程”,旨在立足全球视野,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桑镇柏营村是国家森林乡村。近年来,柏营村着力打造四季果园,红心猕猴桃实现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市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探索创新“林长+良种示范基地”模式,通过林长发令机制,推进林长包保责任区域林草种业示范基地建设,助推现代林草种业高质量发展。
10月26日—28日,第十二届中国竹文化节在江西省资溪县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加深各地竹资源、竹文化、竹产业的互通与合作,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是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全省约1/3的国土面积是林地,森林面积6262.95万亩,森林覆盖率30.22%。但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现实需求相比,安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今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市林业工作深度聚焦森林资源全流程闭环管理,市领导联系15处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全市县级以上林长共挂钩重难点问题28个
湖北省秭归县近年来充分发挥林长制“绿色指挥棒”制度优势和作用,围绕林业重难点问题,统筹各方力量,加强部门协作,有效解决了野猪致害防控、重要森林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等民生难题。
近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的“2023年‘最美生态护林员’推荐及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11月5日,第十四届北京菊花擂台赛决赛在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举办,由天津水上公园选送的“沽水锦霞”获得本届大赛“菊王”称号。
近日,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第十四次交流年会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