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20年,那个冬天我认为并不是很冷,但后来大家告诉我,他们露天种植的苗木成片被冻死了,特别是刚引进的新品种、培育观察期的品种,即便是培育观察了十几年的品种,也没能熬过去年的那场伤冻,比如红千层、橘子树等,大苗不能幸免,小苗更扛不住。
连根冻死的红千层大苗
后来大家总结认为:2020年的冬天,风大、干冷,和往年一到冬天就不停下雨的情况大不相同。今年的冬天,一定要吸取这条教训,防寒养护要做得更加细致。
冬灌
要记住了,去年吃大亏的第一条就是没有及时灌溉,合理的冬灌既能保证植物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利于来年萌芽。
一般地温高于5℃时,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低于5℃植物根系不能吸水。所以,要在地温低于于5℃前浇一次水,使苗木在封冻前充分吸收水分。
灌水一定要在降温之前进行。灌后结合封冻水,在树木其部培起土堆。冻后,则不宜再灌水,以免加重冻害。
培土覆盖
冻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绿化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50至80公分,高30至50公分的土堆,可防止根颈和树根冻伤,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对少数珍贵的常绿苗木,除了堆好土外,还应对整个坑覆盖地膜,并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对花篱、绿篱,灌足冻水后全部用细土封垄、培实,有条件情况下可拌合草炭土。
增加缠绕物
主干不死,就能迅速恢复降低寒冻影响,入冬前用草绳、无纺布等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对于高干园林植物(如高干女贞、黄山奕树,银杏树等)可在其主干、大枝缠绕,并在外围自下而上顺时针方向缠绕宽10至20厘米的带状薄膜,包裹高度1.5米或超过分支点20cm,预防植株主干及大枝发生冻害。
设置防风障
寒冻不容易伤及主干,大风却可以,2020年那么多大规格的苗木被连根冻死,主要原因是大风,因此必须想办法防风。风障的防风效果显著,可以降低风速,提高局部温度与湿度,改善小气候条件,使苗木减轻冻害,增加积雪,有效地预防春旱,但用料较多、费工,增加苗木养护成本。
在低矮的花灌木或苗圃(如瓜子黄杨、金叶女贞、当年生银杏树小苗等)上方覆盖遮阳网,可避免苗木枝叶与霜雪直接接触,减轻冻害,还能增温1至2℃。要盖时,四周用砖、石块压牢,白天除去覆盖物。
对于高大植株(如新定植的雪松等)可在其四周打3至4个桩,用遮阳网围起植株,再用细绳缝合,形成一筒状,并在顶部加遮盖阳网。晴天可将遮阳网从下往上撸起,使植株接受光照,提高表面温度。
整形修剪
嫩枝在冬天容易被冻伤、冻死,如果不及时修剪会连带整株枯萎,最好在寒冻来临前做好整形修剪工作。正确的整形修剪,既可调整树形,还可协调地上地下部分之间的关系,促进开花结果,又可消灭病虫害。疏剪时,剪口应与着生枝干平齐,不留残桩。如果簇生枝与轮生枝需全部去除的,应分次进行,以免伤口过多,影响树木生长。
冻后应急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雪灾等自然灾害做好应急预案,降雪之后应及时组织人力打落树冠上的积雪,尤其是枝叶茂密的常绿树,更应及时组织人员清理,防止发生树枝弯垂,难以恢复原状,甚至折断或劈裂。
对已结冰的枝条,不能敲打,可任其不动;如结冰过重,可进行支撑,待化冻后再拆除支架。树体冻后失水较多,根系和树体十分需要水分,应在解冻后,及时灌水,一次性灌足灌透。
可将清理的积雪堆积在树木根部周围,可以有效减少根部温度过低,避免过冷大风侵袭,在早春可增湿,降低土温,防止芽的过早萌动而受晚霜危害等作用。
2021年,希望大家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做好防护,平安越冬,远离伤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