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科普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林学会申请设立的面向全国、代表我国林业和草原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梁希科学技术奖”的4个重要组成奖项之一。
3月8日,云南玉溪市园林苗木林产业联合会和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盆景制作暨插花艺术培训活动”,庆祝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美丽乡村建设要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并利用好生态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与经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还要与乡村旅游、人民生活相结合。全国人大代表欧阳华这样建议。
2022年4月和7月,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相继揭牌。我国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开始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产业兼具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油安全、推动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永泰县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玉胜认为,油茶林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从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了解到,今年以来,亳州市抢抓造林绿化黄金季节,高质量推进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实现国土绿化量质并增。
近日,笔者从龙江森工集团2023年工作会议暨第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了解到,森工集团2022年总体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口径营业收入实现100.75亿元,同比增加15.83亿元,增长18.6%,利润总额实现5428万元,同比增长346.7%。
山东省济南市2022年实施济西、白云湖、黄河玫瑰湖、浪溪河、龙山湖、王家坊等6个湿地公园保护提升项目,完成生态修复58.48公顷,同时推进了科普宣教、生态科研监测等设施建设,强化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甘肃省金昌市围绕“生态保护修复、造林增绿、绿色发展、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的目标,实现林长制工作高起点发展、林草资源高质量保护、造林增绿高标准推进。
2021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市不断完善林长制度体系,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全市2114名各级林长成为森林守护人。
黑龙江省近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林草数字化建设,逐步形成林火卫星监测系统、高空林草视频监测系统、地面物候监测系统、林草防火通信保障系统“四位一体”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体系。
重庆市现有国家级和市级(省级)风景名胜区36处。全市林业部门将落实各方责任,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管执法,保护、利用好风景名胜区资源。
从第一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为有效遏制互花米草扩散态势,提高滨海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
陕西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坚持做好生态加法,增加生态产品、生态服务供给。未来5年,陕西将以抓实林长制为统领,在“七个全面加强”上下功夫,按照分区而治方案
近日,湖南省林业局召开2023年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全省计划实现营造林390万亩以上,草地保护修复7.5万亩,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保持稳定,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54%以上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乡长会同县公安局局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深入西山乡巴纳村弄王屯开展例行巡查,协同保护村里一棵树龄上千年的望天树。
云南国有林场是全省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基地。2016年国有林场改革以来,云南先后打出国有林场改革“组合拳”,全省国有林场管理林地面积由4074万亩增加到6187万亩
2月16日,第一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福建宁德召开,总结交流各地互花米草防治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互花米草防治重点工作。
在近日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一项项安排部署,描绘出今年新疆生态建设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