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从澳大利亚引种的红冠桉经过两年多的栽培试验,第一批种植在东门林场桉树主题文化博览园的实生苗植株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且已开花结实。
冬日,北方草木凋零、天寒地冻,但在云南,激情绽放的乡土树种云南冬樱花却如云似霞,呈现出浪漫的春日美景。
日前从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与2021年相比,全省2022年松材线虫病疫情实现疫区、疫点、染疫小班、发生面积、病死株数“五下降”。
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
近日,由国家林草局生态司主办、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全国古树名木保护、森林城市建设管理和花卉竹藤产业发展业务培训班举办,来自各省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有关市县林草部门的负责同志近800人参加。
已故梅花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南梅北移”科学构想后,以陈俊愉等为代表的中国植物学家和梅花爱好者,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梅北移”的探索与实践。
20年来,从教书育人的小学老师,到如今成为云浮市云城区前锋镇罗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党的二十大代表李勤贤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为村民群众服务,并通过发展乡村花卉等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在罗坪村开花结果。
9月29日,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三明市中心支公司开出首单古树名木“综合保险”理赔单,成为全市首单古树名木“综合保险”成功理赔案例,也是福建省首次对省级“树王”进行保险理赔。
10月12日,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
近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第三批生态旅游特色线路,进一步丰富森林旅游、自然体验、研学旅游等生态服务产品,提升生态旅游新动能。
北京市首批旅游度假区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国际旅游度假区、北京世园公园旅游度假区和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北京市旅游度假区。
河南省三门峡市不断加强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目前,全市累计治理修复矿山近7.24万亩,联动治理水土保护区240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沿黄108公里绿网、21.6万亩湿地和50万亩高标准农田。
江西省吉安市今年2月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以来,全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聚焦“五绿”,即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协同推进国土绿化。
远眺青山,满目苍翠;步入山林,曲径通幽。漫步福建省永安市各个城市森林公园,都能在喧嚣的都市中寻到一隅清静。
近日,甘肃召开全省国土绿化工作会议。会议提出,甘肃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在护绿、增绿、用绿、活绿上持续用力。
9月30日,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 共享绿水青山”。活动将展示古树名木图片,发布古树名木保护专题宣传片
9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赴阿拉伯联盟驻华代表处座谈。双方就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加强荒漠化防治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10月3日—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委员会第26次会议在意大利罗马举行。
谁会相信:一个始建于金代十三年、至今有着1100余年历史的小村,竟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然而,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