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日前完成对全省828株一级古树名木视频实时监控,实现24小时全天候精准监控和可追溯保护。
2月16日,北京首家专注于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利用的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
近日,湖南省政府发布通知,授予城步苗族自治县、祁阳市、洪江市、中方县、洞口县5个县市“湖南省森林城市”称号。至此,湖南省森林城市达到19个。
近日,广西召开全区油茶产业发展暨国家储备林建设现场推进会,部署油茶产业发展和国家储备林建设重点工作。
浙江省杭州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稳步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将湿地保护率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深入实施“万顷湿地、万里碧水”工程,加强湿地保护规划
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已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加至175种,现有鱼类26种。
吉林省林草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五年,吉林省累计完成林草生态修复1069.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4.3%提高到45.2%,森林蓄积量由10.27亿立方米提高到10.86亿立方米。全省经济林及林下经济总规模达到1725万亩,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2月2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并为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授牌。
2月4日—5日,国家植物园在北园热带展览温室内举办元宵兰花展,200余种、万余株兰花及年宵花汇聚一堂。此次花展共打造兰花精品区、兰花生境区、中心花园区、兰花童话区及环形花厅5个主题展区。
新年伊始,浙江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专家们来到浙江省象山县先浩家庭农场,为农场负责人送上了新年“科技红包”——新型生物质炭有机肥。这是该校专家的最新科研成果。专家们希望,新型生物质炭有机肥应用于“红美人”柑橘的栽培生产,提升“红美人”柑橘在象山区域的发展优势。
1月2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贵州省望谟县王母街道办干部职工来到王母村植树。大家三两成组,挖坑、扶苗、固土、浇水,当天共种植6亩桃、李树苗。
自安徽省林业局下放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权限以来,亳州市加强政策研究,从强化制度保障、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审批质效等方面发力,严格规范做好占用林地项目审批
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在港南区积极探索建立“民间林长”护林机制,“民间林长”巡林日益常态化,成功落实了“一林一护”。
黑龙江省按照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原则,发挥林长制作用,履行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职责,全力打好森林草原防火攻坚战、持久战,实现连续十二年无重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签订油茶发展目标责任书,明确2023—2025年,广西要完成油茶新增种植273.3万亩、低产林改造150.3万亩,到2025年,全区油茶种植面积超过1152万亩、茶油产能达到25.6万吨。
近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举行2023年森林草原防灭火期誓师动员大会,木里县向有关集体和个人兑现2022年度各类防火奖励金,总计超过4000万元。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联合公布了全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名录,被列入名录的一级保护古树名木共1449株。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统计显示,春节7天假期,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434.1万人次。日均1.46万名职工坚守岗位,百名志愿者入园服务。
2022年,我国首次实现松材线虫病县级疫区、乡镇疫点数量净下降,拔除36个县级疫区、276个乡镇疫点;连续2年实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双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1.94%和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