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创工程设计专栏

【案例·湘湖】古为新道——文化活化的秘密

来源:中国园林网   作者:胡金   日期:2017-5-24 8:12:36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片段化越来越支配人的生活,这几年我一直在审视自己,要有所为,而且如何能在设计领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真正构成有意义的生命个体”——金小军

金小军,在湘湖

金小军,景观设计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现为同创工程设计院副院长,主管园林设计板块。自称是踩着时光倒流的人,其人其志亦可用“三古”简述,即性格古怪、喜好古法、志趣古为。入行十余年来,参与和主持了众多建筑与园林工程的设计工作,获奖作品众多,颇受业界好评。其中湘湖工程历时最久,三期部分项目皆有参与,“在湘湖项目建设中,收获最多,我体会到‘用脚设计、照片审美、文化活化’的概念。”


湘湖,钱塘江以南侧卧,与西湖隔江对望。这对同在杭州的姐妹湖,彼此性情却截然不同,相比于西湖的大气、市肆、浓妆谈抹,湘湖则是内敛、山乡、隽永流深。

沿着绵延曲折的堤岸向古,从游轮一艘到木舟一叶;顺着涓涓奔流的湖水而下,自8000年前流淌至今。斗转、斗转,星移物换,跨湖桥文化、下孙文化、吴越文化、砖瓦文化的盛衰兴废,筑湖、记湖、修湖、鸣湖等功过是非,都融进眼前这一湖波光粼粼。

今天的湘湖水仍川流不息,它的历史步伐仍在向前迈着。1995年,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获批,以“历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态湘湖,休闲度假湘湖”为定位,对各个历史阶段遗留物进行充分利用和保护,通过再创作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展示并延续湘湖历史。2016年,湘湖三期工程完工,恢复历史上葫芦形水面的水体格局,水域面积达6平方公里,体现了连江通湖、显山露水、环水筑城的理念。

湘湖全景

其建设以山水自然为底色,萧绍古风为气韵,四季更替而草木分明,建筑、道路、桥梁等景观要素活跃其中,一起构建形成有层次、内涵深远的景观。设计师通过深挖湘湖人文内涵,继承、求索古法要素为当代人所适用,“文化的活化”得到很好地诠释。湘湖的文明,犹如它本身,自古而来,生生不息。

原型魅力——八千年兮,一湖诗飞

湘湖历史,山水而外,更在人文。2002年,沉睡八千年的独木舟出土问世,引起全国考古界的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舟”。作为跨湖桥文化的典型标志,其“舟”形形态组织被借鉴到博物馆建设中。如今,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以其本身形态与展示内容,陈述着古跨湖桥人沿江而下创造的史前文明。

跨湖桥文化遗址博物馆

一叶舟逐浪摇,路迢迢兮思渺渺。历朝历代多少文人骚客,在此泛舟游湖磨笔挥墨,在这里讴歌上古英雄,又在这里道出今身悲欢。而待繁华落尽满目苍凉时,诗从何处寻?

越峤迢迢旧有城,越王曾此驻行兵。

当年霸气全消歇,此日龛灯复更明。

敌国漫论尝胆事,野台还著卧薪名。

至今月黑千峰夜,似有排空战马声。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诗文,像是一首具象化的旋律,又像是一首概念化的画面。我们也许知道一首诗表述的内容,却不一定确信诗的真实性。面对长期无人管理,草没风蚀、凄凉冷淡、风韵荡然无存的荒野,历史和文化会被人们逐渐淡忘。更何况没有旧城、青山,诗人提笔写什么?

越王城重建后

虽深受历史文化熏陶,诗文的意象已深埋在心,但也只有在固有情景再现时,这种处于意识深处的情感才能顷然勃发。如同身处在水波浩渺、青山罗列的环境中,就自然而然有作诗一首的冲动;看到“旧有城”即能写下《越王城吊古》,古时孙学思如此,今天的我们亦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作诗一首的冲动之举并无终止之时。

当固有情景再现,人们的主动审美被激活,并在审美交流中产生新的审美经验,形成一种真实存在的精神上的互动,避免了喑哑无力的疲软感和不可持续,文化的“活化”也就成了可能。也许正是如此,在历史文化项目设计过程中,对固有情景的再现和情感冲动的牵引,自然而然地成为创作的重要环节。

然而再现固有情景却并非易事,它必须有特定的历史事实支撑,还要求设计师对当地文化、历史事件、审美过程的透彻理解。如果再现场景与原始意象相去甚远,身处其中的人们便会产生一种本能抗拒,尽管从未接触过设计教育的居民,也能感受到其间差异——“味道”不对,这种无法说明却分明存在的感受。

被历史淹没的古士兵

爬满凌霄的眺望台

诗在草木掩映处,诗在碧空回响中。今天的设计师也是诗人,他们把诗藏进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行进一转身之间,一抬眼是楼阁戏中戏,一俯首是青石水上花。历史文化工程建设并不是单纯的复制,也不是碎片化元素的重组,而是读懂历史、诗作后再去重现的。这种创作手法,是严谨的、写实的,也是生动的、写意的。

历史烙印——古今更迭,新旧交融

前人写古人,今朝绘前朝。审美互动的魅力和生命力,只能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的综合延续中得到。这种延续并不只在万物斗转间自然运行,更是实质性的活动文化和精神等的累积、更迭和跃迀。在原有的普遍性基础上,时代发展所造就的特定社会心理也在悄悄地影响其原有意义。

“融合”是美学史上的一个大课题,诸如西汉张骞出塞、东汉佛教入国、魏晋胡人进华等历史因素引发的审美变态,均可在各时期的建筑形态中觅得。有人说,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审美杂乱、价值观多元,建筑风格因此也难有统一、难有主流。站在今天看,当然如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或许还是如此,但不妨再看远一些。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思潮都丰富多元,但留下来的东西却有明显时代性。原型,总是不可避免地经受历史、文化和审美地筛选,或汰涤,或弘扬。设计师能否在历史变迁中寻找一种永恒,如老子之于“道”这般?或许这是天才,我们遥不可及,但至少可以以史为尺,力求“承古不古、求新不异、拆之可惜”的建设效果。依此看来,景区规划、建筑设计等工程项目,仅“以人为本”是远远不够的。

湘湖以跨湖桥为分,上湘湖和下湘湖。而今,新旧两桥相连,极具时代意义。新跨湖桥采取拱形桥,桥下可通行大船,在桥上可以眺望湘湖景致,“跨湖涨春”景致得以再现。

如今,传统村落的建设作为历史事件,包括了当代人对古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态度、当今旅游休闲的社会需求、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定位等时代内涵。它的建设不是“文化断层式”创新,而是承古于今。这不是历史首创,任何文化都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便记录了新旧交融、盘旋前进的过程。

茶室等现代休闲功能

“古有‘风水天人合一’的思想观,礼乐相成、宅园并置、栖居自然的意匠精神;新有‘时代烙印’,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精微技术、可视化场景、理论体系。古为,就是场所原城特征、历史记忆、古法要素继承索取;新道,需要理解当下营建的背景目的,通过新的构筑方式、串联,实现当下使用者所需的理想空间。”金小军。

改造废弃的烧砖建筑,延续历史过程,采用“整旧如旧、新旧对话、叠加空间、复合功能”的设计原则,既保留原有的地域性风格和历史记忆,又赋于其崭新的形式和功能,将成为集中展示湘湖“过去,现在和未来”多种层面、多种文化和多种活动的理想平台。

“古新从变化角度看,有同性、偶性、相融性,他们之间有屈伸作用,直链式谓新陈代谢性变化,环形式谓周期变化,前一种需接力式前进要向好的方向变化,后一种尺蠖前进需要添加动能。这两种作用都含优胜劣败的意义。古新不是逻辑上的,而是理性上的古而新、新而古。”

场景构建——自然之外,还有人间

场景如画,既强调细节勾勒,又在意整体意境。区别于博物馆式陈设的表述方式,眼之所及、耳之所辖莫不出尘,能引人遁入一种玄而空灵的状态,如置身前朝又似今人漫步。

世间万物变化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所谓深挖文化,挖的就是各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理解工程目的、历史环境、地方风俗等。在此基础上,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去反映艺术空间的完整性,及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就好比胸有成竹的画家、下笔如神的文豪,前提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表现手法,是“文化活化”的第二大难点。

考虑到湘湖历史久远,各主要节点时间跨度大,且江南园林诸多,又以邻近苏州为甚,易导致“千城一面”的乱象,因此先要确定整体基调——以萧绍古韵为底,强调依靠山水营造一种大尺度的关系。

中国画论有“无线者废画也”一说,隐藏的线条往往如舞动的生命曲线,极富情感、韵律感和形态美。设计师通过对山水骨架的重新梳理,确定湖岸的延伸方向和曲折关系,并以此线为主,将跨湖桥遗址、下孙村老民居、越王旧城等节点巧妙串联,而桥梁、湖堤又将整个湖面割裂成块,最终展现出一个景观层次丰富——有大有小、有前有后、有对比、有主次的空间格局。

方案图

湘湖二期方案图

无论是“水上看山色”的泛舟,还是“青山听水鸣”的登高,行进过程中的视觉空间全然不同,似有不变而幻化万般,形似空空却皆在其中。意生于象外,尽管包含有明确的历史记载性,但这大山大水的留白方式,也营造出一种朦朦胧胧的诗性。

山照山相见,水摇水中影

设计师对点、线、面的重视自始至终——

曲堤横卧山色远,朦朦胧似墨一笔

政和桥(湘湖桥梁众多,每座桥、堤也都是一条优美的线条)

通过构建路径的曲折关系,将一个原本不大的空间营造视觉上丰富的空间

配合路径营造一种曲折关系,建筑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与登山石级正对是已有的城山怀古石牌坊,石级与牌坊形成了一条垂直于山体的轴线,轴线已城山广场收尾。湖中提上规划水中平台与轴线斜对,并将轴线继续向湘湖东岸延伸直至柴玲山顶,柴玲山顶与越王城山对望。由此,越王城山、勾践祠、登山石级、城山广场、水中平台、柴岭山平台形成了一条跨越湘湖并基本垂直于湘湖的轴线,强调了越王城的风景特征。

所谓大中知小而小中见大,以湘湖为说是山水大格局,在意,而以各景区为节点的小场景,则在实,需要设计师在了解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外,经历“认知、想象、思辨”的过程,再着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

校场边界经过再三思考,最终将几段阶梯距离拉远,扩大校场面积,一方面表现越王王者之风和抗兵志气,一方面起到引流作用

越王为王,体现王者的元素就不可少。为凸显王者气势,以山谷、旧城、石排为中轴对称,筑墙为界、阶梯间距、铺以石板定校场,无论是纵向设计或是横向设计,皆气势豪放,有远、广之意,突出了越王城山的历史性和庄严性。彼时越王留此抗吴,除保留洗马池、佛眼泉、马门等文物遗迹之外,守将、士兵、战鼓、临水祖道等“画外之音”也要通过实体构建来体现。

“临水祖道,军陈固陵”

守将

下孙文化村的祠堂、牌坊、土地庙、水池、照壁、戏台等也都是新建的,作为古代村落的重要元素,这些必不可少。“如何依靠原有的几座老民居,来营造一种‘古村落’氛围?你必须知道古时的村落文化,知道构建古村落的要素。村落的节点其实是很丰富的。”目前,村落正计划延伸扩大到另一边,主推休闲、文化。

孙氏祠堂

村口牌坊、土地庙

照壁

戏台

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建筑空间的营造,一种是非物质文化的营造。有声的回响,无声的引导,此二者最易与人共鸣。大音希声,意在自然,自然之外,还有人间——人们生活的声音。古代人们生活的声音,如今只能通过重建的场景和所学的知识去想象,而新旧交融后的当下生活,我们却是触目分明、声声在耳。

建筑以商业为主,前商后宿,主要出售当地特产和旅游工艺品,村民可以带着孩子在此居住经商,增加人气的同时,游人可以在此听当地老人讲述此地曾发生的故事,得景“茹古明今”“下孙听古”。

建材表达——彼时心境,藏于石间

文化是民族之魂,而所谓“魂”者,不竟是依附于实物上的苍暮?声色之外,还有触感和光感,场景构建多位一体。摄影已是当下最司空见惯的记录方式,而摄影最强调光线,又被称为“光的绘画”。一处景观、一幢建筑、一条街道,都能被光赋予特有的风格、情感及氛围。

在湘湖,驻足举手间都是光阴漫漫,听暮鼓晨钟、触沉木青石、看落日东流、道山青月冷。中国文化主含蓄主留白,诗文、建筑都可有此追求,但视觉表达不行,它必定是直截了当的,形状、颜色、肌理都能给人留下十分强烈的感官印象。在充分理解历史文化、明确创作意图和基本的场景构思之后,还要对不同材质在原型记忆中代表的情绪、意识等有不同理解,就如同“木,有沉跃;石,看古今;线,有缓急;色,分等级”,但同时“木,离贵贱;石,有群索;线,描情绪;色,显性格”。“文化活化”的第三大难点就在这里。

在湘湖八景之一的“城山怀古”构建中,为体现越王落魄与历史沧桑的“拙感”,城墙垒砌时,有意将旧石条粗糙凹凸的一面向外。这种粗糙和土气不是随意的,是抓住了文化精华的粗糙和土气。彼时,越王虽为王,却处于兵败蓄力之时,哪有条件和心情去讲究美观?

取木栏、粗石等为材,摒弃水泥浇筑缝隙,留于野草生长

同样,高耸的瞭望塔墙面摒弃砖砌,处理成泥墙肌理,一是与发掘出的夯土城墙文物有关,二是黄色在深绿的山色映存下,让游人在湖面或更远的地方,能隐约看到藏于山坳里“城山怀古”构筑物,可见设计师用心良苦。

为了表现历史悠久的村落“古意”,让人能立刻沉浸到厚重的历史氛围中去,仅一期工程几乎就调用了当地市场的所有老石板——

金小军介绍石材

少见的五米长老石板

任何建筑都是具有功能性的,演化到后来才兼具象征意义,象征意义的开始又促进了装饰需求,装饰需求又衍生出等级、观赏的需求。从屋顶、台基、面阔间数、斗拱、纹饰到颜色等,都有严格的高下之分。我国古时第宅建筑和建筑群组之所以能如此次序井然、完美谐调,等级制度在其间起了很大作用。孙氏祠堂在建设过程中,对金砖的使用也是有意为之。

古时强调“天圆地方”

祠堂内铺以金砖

从自然中提炼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色彩,是一种以形式的有序和巩固为特征的华夏美学内容。中国“师法自然,人法天地,天人同构”的哲学思想,使中国古代色彩几乎完全构成了象征的模式。古人认为,五行与五色、五方是联系在一起的,木火土金水与青赤黄白黑、东南中西北相对应。受“秦尚黑”“古味沉”等原型记忆影响,除寺庙、戏台等节点色彩丰富,湘湖建筑基本以原木、朱、黑三色为主,整体偏暗沉,有梁雕而无栋画。

古色

梁雕

毕竟是现代,又兼具旅游功能,尤其湘湖八景中还有“跨湖夜月”这一景,光照设施的建设根本无法绕过。为了不破坏原有意境,灯光摒弃了极具现代性的闪耀刺眼,更多的是让山色、水面、天空,通过夜幕的自然取舍,形成几处山间古城、点点湖上渔火的夜色景观,在宁静与柔美中更显委婉的大手笔。

正是这一笔又一笔看似漫不经心的构建与描绘,才让人一踏进湘湖,便无声地融入了湘湖,融入了古萧绍人的生活,融入了屹立8000年的山山水水之间。无怪乎有人道,“不识湘湖,未解杭州真味。”

推荐阅读:

【众说】销售系列1:三个矛盾点看苗木经济,江湖大佬紧张了!

名荟苗圃俞民伟:涉足万里 只求“唯一”

从北美海棠弯腰想到的

设计师金小军,踩着时光倒流的人

热门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